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7日,以“记忆、生活、传播”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开幕,相关学术论坛同期举行,约百名专家学者和纪录片行业资深从业者,深入探讨非遗保护新思路。活动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
非遗传承新方向:建立非遗IP库,推动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自信和热爱,而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的非遗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手段,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净认为,非遗影像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字,承担起“记录、典藏、传播、行动”的文化使命。
“2011年,国内掀起了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纪录片热’,全国的老百姓都开始知道纪录片这种文化传播载体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说。《舌尖上的新年》的主创团队成员之一何是非也谈到,“舌尖”已成为现象级IP,很多与“舌尖”相关的非遗因此受益。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后,曾被称为‘冷宫’的故宫文保科技部门迅速走红,现在正式更名为‘故宫文物医院’,应聘人数超过2万。从传播到行动,这才是一个纪录片的价值所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影工作室负责人雷建军说。
此外,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余兆欣也表示,联盟将会借助平台优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优秀资源,通过建立非遗影像库为更多创作者提供好的IP,从而推动国内经济的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化转型升级。
非遗“走出去”:增进了解,促进包容
“近些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的非遗影像作品纪录片,尤其是瓷器、茶叶、京剧、少林功夫等受到了海外观众的关注和认可,成为一张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部教授何苏六告诉记者。
2016年开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发起了“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帮助数百个纪录片团队解决了制作内容、国际资金、国际联合制作、国际传播四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还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探讨‘纪录片+文化’‘纪录片+旅游’的可能性,进一步将非遗与市场相结合。”张鹂说。
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秋丽介绍,良友将优秀的非遗影像作品推荐给五洲传播中心,让其翻译成4~8种外语,提供给超过40个国家的电视频道。
何苏六对非遗影像的制作和推广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非遗这种历史渊源深远、文化意蕴厚重的题材来说,拍摄前要对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搭建具有专业和艺术水准的制作团队,同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联合制作、联合发行是一条可行之路。”
传统文化“再设计”:从“身临其境”到“参与其中”
“爱奇艺平台数据显示,在线观看纪录片的用户中,90后00后超过50%,年轻人对包括非遗影像在内的纪实类在线视频产品非常感兴趣。”爱奇艺副总裁杨海涛介绍。
“年轻人喜欢新鲜的、潮流的事物,我们倡导传统文化‘再设计’,VR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讲故事的方式,通过VR的沉浸感能够回到现场,看到文化脉络,理解非遗的本质。”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叶风说,他的团队尝试用诸如交互类传感器、体感互动等新的媒介手段来讲述传统文化。
在雷建军看来,VR技术就是为了解决在场性、身临其境的问题,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正在尝试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做成多媒体展览,在一个大型空间内设置巨幕投影,旁边有实际修复过程的演示,还有实物展示,观众可以自由探索体会。
(本报记者 徐谭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