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0日 星期日

    火热夏日,古音古韵悠然清凉

    ——全国各地3700多项活动同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0日 11版)

        6月9日,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民间艺人在为游人表演京西太平鼓。新华社发

        6月8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现场。卢旭摄/光明图片

        6月8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绫绢传承馆内,国家级非遗项目“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小华正在手把手向孩子们传授绫绢织造技艺。王嘉斌摄/光明图片

        5月末至6月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的经典演出轮番上演,为火热的夏日送来一缕古音古韵的悠然清凉;6月7日,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北京国家图书馆,非遗影像展同期启动;6月8日,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的大幕在天津正式拉开,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节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悉数登台亮相,充分交流和展示近年来曲艺类非遗传承保护的成果。

        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据统计,在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有超过3700项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各省区市和相关单位的组织下同步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优秀成果和生动实践,更邀请公众参与到非遗体验活动中来,感受非遗带来的美好生活。

    学古琴的人超20万

        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非遗”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热词。厘清非遗的概念、明确它和生活的关系、深化保护的正确理念尤为重要。6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图书馆组织制作的“非遗公开课”特别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通过文化大家的解读、点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和技艺展示,非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逐渐明朗——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在不断深入的非遗保护实践中,人们对非遗及其保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非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传承了民族文化根脉,更为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提供了文化认同感。同时,它又是鲜活的,它是文化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它既反映了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审美和知识,又在时代变迁和自身的传承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十多年来,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正在形成。195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在全国做过一个调查,当时中国有6亿人口,弹古琴的不到100位,古琴传承可以说是青黄不接。然而,自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短短十来年时间,现在中国学古琴的人超过20万,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个新的琴社出现。今年遗产日期间,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把遗产交给未来·良辰美景2018非遗演出季”的演出门票也是一售而空。

    对942名传承人开展记录

        近年来,从文化主管部门到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非遗的影像记录工作。自2013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就开展了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试点,至2015年,抢救性记录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对942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记录工作,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得到记录和保存。

        随着社会各界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关注,一大批优秀的由社会各界记录的非遗影像作品活跃于大众视野。《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守艺》《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作品更是受到了90后、00后的热捧。

        遗产日期间,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将这些优秀的影像作品汇集起来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山西平遥进行展映。这是我国首次遴选优秀非遗影像作品面向公众进行集中展映,不仅让更多的青年群体和广大群众通过较高水准的非遗纪录影像作品,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而且也很好地引导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非遗记录工作中,用影像纪录的方式直观地记录、保存优秀的文化遗产。

        据悉,国家图书馆还将推动这些优秀资源长期有效地进行线上永久展示、放映,并运用新媒体和自媒体等大众传播手段,扩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非遗记录作品找到观众,为非遗文献资料找到受众,为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提供持续助力。

    表演类项目展示度空前

        近年来,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提高中保护等理念,这些理念贯穿于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始终。

        6月8日,今年遗产日的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天津开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127个大项的曲艺类项目将在曲艺周期间全部亮相。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曲艺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的集中展演,不仅为曲艺界的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展现魅力、切磋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增强其文化自信,而且也是对曲艺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情况的一次集中检阅和评估,是深入推进分类保护理念的具体举措,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6月9日,北京举办了各具特色的非遗主题活动,如天坛公园推出北神厨、北宰牲亭天坛文物展等特展,明十三陵开展“走近家乡的文化遗产”中小学生游明陵、皇家祭祀表演等活动,让非遗尽可能走进百姓生活。

        自去年开始,对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振兴成为文化主管部门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活动指导、剧目调集、资金补贴、传播推广等方式,在各地开展了一系列会演活动,提高了表演类项目的展示度,增加了实践频次,维护和拓展了表演类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非遗本就生长在社区,非遗保护不仅要全民参与,更要将保护的成果全民共享。今年曲艺周期间,有36支非遗曲艺小分队分赴天津市16个区的社区(村)、企业、校园、军营、公共场所等开展100场左右的演出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品味传统曲艺的艺术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省主会场活动上,有200多位涉及20余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民间艺人和演职人员参加展演,让观众大饱眼福。

        从2006年起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去年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历经13个年头,遗产日逐步成为我国集中展现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遗产日在活动内容愈加丰富、形式愈加多样、覆盖面越来越广的基础上,各地还积极探索了将非遗活动与文化扶贫、文旅融合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此外,一些新媒体平台也积极围绕遗产日的主题设置了不少极具参与性、互动性的线上活动。

        一幅人人参与非遗保护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