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这一被称为承载着“中国考古学百年梦”,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工程,10多年来对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的都邑性遗址和中心性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复原了不同时期先民的生活情景,为最终解答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拥有延续而漫长的历史。然而正如古人所讨论的“黄帝四面”“夔一足”,这段历史的上古面目,数千年来却神秘而模糊。为此,从《尚书》《天问》到《史记》《竹书》,再到近代的《古史辨》,一代代的中国人对于自己从哪儿来,夏商周三代和三代之前是怎么回事,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究和追问。然而,囿于材料和文献“不足征”,所取得的突破极为有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功绩和际遇在于,它成功地实现了举全国之力,聚多学科之智,着眼全国通盘考虑,强力推动各大考古发现向“五千年中华文明探源”这一共同方向前进。依靠天时地利人和,河南偃师二里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辽宁牛河梁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一个个考古发现震惊学界,令民族振奋,令世界瞩目,中国史前文化透露出的文明曙光日益清晰。
历史学家陈寅恪有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值此时刻,加强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新问题”。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适逢其时,完成了“新材料”的供给。
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本于学术,却远远超出学术的范围。就多学科协同作战而言,它涉及考古、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计算机科学等近20个学科,是学科交叉的一块宝地,更是科技文化、学术思想进步的依托和平台。就补全五千年历史、书写民族文化“家谱”而言,它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坚定走适合自己道路的绝佳途径。而对于文化教育、社会心态而言,它给了每一个中国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民族的契机,通过了解上古历史,尤其是追慕那些文明始祖,增进智慧、淳化道德。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五千年中华文明在人类四大古文明中唯一赓续不绝,从未断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通过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期间众多遗址的发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迈出了讲清楚中国古史的关键一步。尽管考古作为一项靠材料说话的工作,要完全解答中华文明源头之问,今后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但已有功绩之辉煌和将来前景之可期,足以让我们以更齐心协力、昂首挺胸的姿态,从容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