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

    统编语文教材编写背后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8日 07版)

        寒号鸟是鸟吗?古诗《画》的作者是不是出版物中常说的王维?沿用多年的老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原始出处在哪里?……作为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是如何在文章内容、语言文字、插图版式等方面做到正确、规范、细致、严谨的?日前,记者采访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

    教材插图让人们走出“寒号鸟是鸟”的误区

        “《寒号鸟》是一篇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但对寒号鸟的形象,却长期存在误区。受名称误导,大多数人以为寒号鸟与其他鸟类形象类似,有羽毛和翅膀。实际上,寒号鸟是一种啮齿动物,学名叫复齿鼯鼠,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号叫,而俗称‘寒号鸟’。”陈先云介绍。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是一项极为细致、严谨的工作,每一处细节都需要用心推敲,反复论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陈先云说,小学语文教材更重视插图的重要作用,精美的插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生动传递知识信息。

        教材插图如何达到科普和育人的效果呢?“寒号鸟的前后腿之间有翼蹼,可赖以滑翔。为准确表现寒号鸟的形象,编写组仔细考证,查找资料图片,并与插图作者耐心沟通,经过多次修改,教材插图准确地表现出寒号鸟的外形特征。在教材投入使用后,编写组收到了师生、家长的反馈,说教材插图让他们走出了寒号鸟是鸟的误区,增长了知识,受到了一次科普教育。”陈先云介绍。

        再如,开学第一课《我是中国人》的插图,既展示出56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又体现出祖国大家庭的团结和睦,传递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息。 

        不要小看这么一幅画,里面的学问可多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即便同一个民族可能也会有不一样的服饰,男孩、女孩又有不同的穿戴。到底选择哪些服饰更有代表性、更加美观呢?编写组多次向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服饰方面的权威专家请教。插图前后三易其稿,反复修改。经过一次次精雕细琢,这幅大气精美的插图得以完稿,让人眼前一亮。

    终于找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原始出处

        选文作者和文章出处一直是教材编写组非常重视、关注的问题。一些经典课文由于年代久远,难以查找作者或原始出处。

        “为了尊重原作者,为读者提供尽量准确的信息,编写组多次去国家图书馆查找,并请文献学专业领域的学者代为查找,以求得最精准的原始文本。”陈先云以一年级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讲起——

        这篇课文第一次编入教材是人教社1952年出版的《(五年一贯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题目为《吃水不忘开井人》。作为一篇沿用多年的老课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并没有细究其出处。但在本次编写中,为了求证源头,编写组几经查找,找到了多个版本,有题目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诗歌,也有名为《吃水不忘开井人》的短文。经过比对,这些诗歌、短文与课文的相似度较低,难以确定为课文原始出处。编写组继续查找,终于在国家图书馆找到195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的影印本,其中的题头新闻《我们伟大的祖国》,文字与课文重合度较高,甚至有完全一样的句子。经判断,能够确认就是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原始出处。

        这就是陈先云提到的,对每一篇文章、每一处细节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力求臻于完美。

    古诗《画》的作者并不是出版物中常说的王维等人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修改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存有歧义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有疑必究、有惑必查,努力提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品质。”陈先云表示。

        比如,在古诗词的相关篇目上,有些古诗不同的版本在内容或署名上是有出入的,大家非常熟知的古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网上和一些出版物标注的作者是王维或其他人。为了核查作者和出处,编写组查考了大量古代文献,最终从《大藏经》中查到了相关语句,并梳理出古人引用这些诗句的前后顺序和内在关联,最终认为该诗的作者并不是出版物中常说的王维等人,而很可能是佚名的古人所作;另一首旧题为《雪》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其作者也是众说纷纭,编写组梳理了多种材料,找到证据否定了种种不实之说,认定其应为古代“层累地形成”的民间作品。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