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几经修改,初稿已经成型,准备去小学试教。
每当编写组遇到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总主编鲁洁教授总是说:“去问问孩子,他们才是最大的权威。”鲁先生非常重视试讲的作用,特意要求我们将关于交通发展等城市味道比较浓的课放在农村小学试讲,看看农村儿童有什么反应,能不能理解。
18日这天,试讲安排在南京市江宁区铜井镇中心小学,这里与安徽交界,离南京主城区约50公里的路程。这一天安排了6节课,当时83岁高龄的鲁先生与大家一起坐在教室后面的小板凳上听课。他认真做笔记,课间还与小朋友们聊天,向他们请教。教室里儿童坐的板凳小,大人坐不太稳,记得中间哐当一声响,回头一看,是鲁先生差一点摔倒,把我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后来学校老师专门搬了把椅子给鲁先生坐,大家才放心。中午在学校会议室里,大家就上午4节课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听取教师和小学生代表的意见,编写组也充分发言讨论,拟定每一个环节的修改思路。
下午又听了两节课,然后再接着讨论。记得当时讨论的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一课,大家觉得这一稿贯彻了鲁先生提出的“见物又见人”的思想,即讲交通的发展,不能只讲交通设施的进步,还要讲交通发展背后人的努力,比上一稿有进步。但课文列举了交通系统各个岗位上人们辛苦工作的场景,意思是有了,但还不具体,不感人。该怎么办呢?大家一时都没有想到好的思路。这时,鲁先生从她那厚厚的文件袋(编写组对鲁先生的文件袋印象深刻,那可是个“百宝箱”。老人家为了编好教材,在日常读书、读报中也忘不了为教材搜集素材,遇到合适的故事、材料、图片都会复印、裁剪下来,然后分类加上标签,开会时交给相关主题的编者)里翻出《春运售票员的一天》这篇文章,大家传阅之后,都觉得豁然开朗。如果前面各个岗位上辛苦工作的场景是“面”,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就是一个“点”,点面结合,教材一下子生动起来了。
(作者:高德胜,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