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8日 星期日

    汉语教学在美国中小学走红

    汉语热该如何延续

    作者:郭熙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8日 12版)

        【说语话文】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6月1日发布报告显示,报名在校学习汉语的美国中小学生人数近年出现爆炸性增长,汉语成为美国第四大外语,居于拉丁语之前。这个消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

     

        衡量一种语言的地位,有不少参照点。我国语言学教科书在评价汉语地位时总不乏这样的表述: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是历史悠久的语言;汉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这种表述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是,它却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改革开放前汉语就具备这三个特征,为什么那时没有这样的地位?

     

        真正能体现汉语地位的,应该是国际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当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在学汉语,目前并无确切数字。这次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发布的美国中小学中文学生人数为22.71万人,应该是可靠的。

     

        那么,“暴增”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丹·戴维森表示,近年来美国中小学生“对汉语的兴趣超过其他任何一门外语”。他认为,汉语教学在美国中小学走红,是家长、孩子、老师和社区共同推动的结果。接下来的问题又是,这种兴趣何以在今天才这么大?

     

        多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影响语言竞争力的因素,其中很看重历史文化、人口多寡等的作用;但在我们看来,影响语言传播和竞争的根本因素还是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实力,其中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社会语言学提出语言市场的概念,认为语言的价值与掌握某种语言更容易获取经济利益有关。以往语言多是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出现的,从语言市场的角度看,它也是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是一种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创新不断;“一带一路”倡议、高铁、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大飞机、世界最大“天眼”、航母以及北斗等,无一不在影响着世界。这些自然吸引了世界的眼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掌握汉语,就意味着跟上了时代,拥有了未来。另一方面,人们也开始好奇: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星”?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想从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中寻找答案,对中国的兴趣不断加大。汉语正是他们获取这些答案的重要工具。此外,美国多年前就已把汉语列为战略语言。可见,当今美国出现中文热的情况是复杂的。

     

        中文学生爆炸性增长发生在中小学,这一情况也应引起汉语教学界的注意。

     

        首先,既然吸引这些中文学生的是兴趣,那么如何保持他们兴趣的持久,把他们的中文学习引向深入,而不是“一阵风”,就成了中文教学的关键点。只有抓住他们的心智特点,设身处地地讲好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地抓住他们,让美丽的中文在他们中间扎根。

     

        其次,中小学中文学生暴增进一步证明汉语学习者正在学龄化。调查表明,汉语学习者学龄化、低龄化已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我国的汉语教师培养是以成人第二语言教学师资为目标的,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汉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以中小学、幼儿园汉语师资培养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主要任务刻不容缓。

     

        在此基础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模式应该调整。目前汉语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基本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汉语”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汉语教学的发展。例如,成人第二语言教学所必备的语法教学内容,就无法与低龄学习者、学龄学习者的需求相匹配。这可以向海外华文教育界吸取经验。因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对象早已学龄化、低龄化,华文教师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重视和吸取。

     

        新华社的报道提及了中文学生呈现的地域差异,但没有反映学习者的民族背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学习者中不少是华裔祖语生,他们的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祖语传承的意义,而不同于一般的中文学习者,如何适应祖语生的学习需求,也是祖语国有关方面应该充分考虑的。

     

        (作者:郭熙 系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