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关学研究,学者多是集中在张载及少数几位关学人物上,而像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和陈俊民先生的《张载哲学与关学学派》对张载之后的关学发展状况也只是做了简明的概括,且由于理解上的不同,前者仅将关学限定在张载及其弟子,后者则认为关学终结于清初的李颙。虽然自明代冯从吾编《关学编》以来,后世关中学者不断进行续编,直到民国仍有张骥作《关学宗传》,但过往研究中的局限,使得现代学人对其中所收录的众多关学人物的思想、关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贯穿其中的关学精神都很难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由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先生撰写的《关学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是迄今为止学界关于关学思想研究的第一部通史著作。该书以二十多位重要关学人物的思想研究为立足点,总结了各个时期关学发展的不同特点,特别是突出了关学历经八百余年一以贯之的精神与学风,从而打破了以往学界对关学“无史”的认识,使人们得以窥见关学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说,该书的出版让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关学”。它是关学思想通史研究上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所有想要了解关学、研究关学而无法绕开的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
首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关学”概念重新界定。明代冯从吾最初在编撰《关学编》时,就以“关中理学”来定义“关学”,从而将“关学”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濂洛关闽的“关”区别开来,成为一个独立且固定的概念,并且普遍为学者所接受。其后,王心敬、李元春、贺瑞麟和张骥等人无不是在这一定义上对“关学”进行续编的。近代以来,学界关于“关学”的认识基本形成了三种看法,即:一是指“关中之学”,二是指张载及其弟子之学,三是指宋元明清时期的关中理学。这三种看法中,前两种并不符合传统上人们对“关学”的理解,若以此为准,无形中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带来对“关学”的误解,更何况第二种说法不过是濂洛关闽之“关”的具体解释而已。第三种看法虽然符合传统,但显然忽视或割断了关学与张载之学的联系,使得关学仅仅成为一种地域性理学。刘学智先生立足于多年来对关学文献的梳理、关学人物思想的考察以及对“关学”这一名称的思考,最终对“关学”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关学是指由张载创立并在其后的传播流衍中与张载学脉相承之关中理学。”这样,新的定义就将传统看法与现代研究结合了起来,将原本只是一地域性理学概念的关学与张载之学联系了起来,从而表明,“关学是一个有本源根基、学脉传承、学术宗旨、风格独特而又开放包容的多元的地域性理学学术流派”。翻开《关学编》与《关学续编》,回顾关学思想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该书所研究的二十多位关学学者,其身上无不体现出张载“躬行礼教、崇真尚实、重视践履、崇尚气节”的关学宗风与精神。可见,刘先生对“关学”的新定义是准确的、科学的,也符合历史的真实。
其次,比较深入地分析了二十多位重要关学学者的思想及其特征,填补了关学研究的诸多空白。《关学思想史》从基本文献入手,重点选取了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且在关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二十七位学者,从张载开始,包括北宋的吕大临、李复,金元时期的杨奂、杨恭懿、萧维斗、同恕,明代三原学者王恕、王承裕、马理、韩邦奇、杨爵以及薛敬之、吕柟、南大吉、冯从吾与张舜典,清代的李二曲、王建常、王弘撰、李柏、李因笃、王心敬、李元春、贺瑞麟、刘古愚与牛兆濂,对他们的思想及其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这其中有许多人物是以往研究所没有涉及的,从而使我们对关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就具体的人物思想来说,此书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论述。如对于张载“太虚”与“天”的关系,学术界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张载讲的“太虚”即是天,因而认为张载之学乃是天学。该书则提出,“张载所说的天,更多的是自然之天,有时也有道德之天的含义”,因此,“天”并不具有最高本体的意义,“相对于太虚,天地皆由太虚而来,‘太虚者天之实’,较之天,太虚更根本”。这一说法很有见地,有助于促进学者对张载“太虚”哲学的理解。
另外,正如该书所指出的,“关学虽处关西一隅,但是关学绝非一个封闭的系统”,“关学学者正是在与异地学者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完善自我”。关学产生以后即与其他学派和异地学者之间不断进行着学术上的往来互动,而这些互动对关学的思想走向和发展进程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有学者对张载关学与二程洛学以及吕大临与洛学的关系、清初关学与颜李学派的交往进行了考察,但更多内容则付诸阙如,《关学思想史》一书则特别注意了这一方面的研究。
再者,清楚地呈现了各个时期关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思想演变。这是该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这对人们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关学非常有帮助。如该书指出,金元时期,“关中学人从宗张载的关学而走向了宗濂洛关闽之理学,尤推崇程朱之学,这成为关学在元代的一个新动向”。对于明代关学,该书认为,“有明一代,关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在明代初期,以段坚、周蕙等人为代表,恪守河东之传;第二阶段从弘治年间开始,关学大致有两条发展路向,一是以王承裕为代表的三原之学,二是以吕柟为代表的河东之学,此外,还有在渭南传播阳明学的南大吉兄弟;第三阶段则在万历年间,以冯从吾、张舜典为代表,其特征是以心性之学为主,融合程朱、陆王。而对于清代关学,该书亦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以李颙及其弟子为主流,立足陆王,会通程朱,同时又有王建常,恪守程朱。中期以李元春、贺瑞麟为代表,坚守程朱之传。后期则以柏景伟、刘古愚等人为代表,其学以融合传统理学与近代新学为特点。这些看法相当有见地,准确勾勒出不同时期关学的基本特征。
(作者:米文科,系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