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运峰是有名的爱书之人,他的办公室、家里都被书占满了,书柜里放不下,便直接码放在地上。刘运峰要求自己每天读书、做读书笔记,他常常就正在读的书和学生进行交流。“无论是讲课还是私下交流,我都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书中的知识是人生取之不尽的财富。”刘运峰说。
大学生读书数量少、质量低
刘运峰真切感受到,目前大学生包括研究生读书的数量少、质量低。他说:“前几年跟学生闲聊,提到一些基本的书,学生还听说过,有的也读过,但近几年说起一些常见的书,很多学生闻所未闻,而且完全没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除非是作为作业布置下去。”
每年研究生复试,刘运峰和他的同事们都会考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主要是问一些常识问题,比如读过什么书、作者是谁?很多考生往往除了几本教材、杂志和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网络作品,再也回答不出像样的书,哪怕只是书名、作者,有的考生甚至连《报任安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不知道。”
不可否认,捧着纸质出版物阅读的大学生越来越少,而借助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的越来越多,“浅阅读”“轻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现象。刘运峰认为,新媒介很便捷,但这种阅读容易让人产生依赖,认为网上应有尽有,不需要记忆,更不需要进行知识的比较、整合以及深度思考。有一次,他给研究生上课,无意中提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顺便问谁能当场背诵这首诗,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几乎所有同学都低下头掏出手机,上“百度”搜索。“依赖手机和电脑,知识逐渐呈现为一种肤浅、零碎的状态,很多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出了大问题,令人担忧。”刘运峰说。
培养读书兴趣是前提
在大学生阅读现状堪忧的情况下,书单能否推动校园阅读热?刘运峰表示肯定:“推荐给学生的书单,一定是校长或老师读过且认为有价值、值得再读的书,即使学生没有全读,读其中的一部分也将受益匪浅。再退一步说,即使一本不读,能够借此了解书单上的基本信息也是好的。”
在他看来,一份质量上乘的书单,首先要好找、好读:“书单应该包含最基本的图书,不必过于繁多,更不必过于艰深,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书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读这些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逐渐培养起读书兴趣。”
“开列书单只是辅助手段,真正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刘运峰一再强调,在大学时代,学生应多些非功利性、超功利性的阅读。这种阅读与具体的专业、考试无关,与求职就业也没有直接联系,是一种与大学生教育层次相对应的阅读。这种阅读可以是精读式的,也可以是浏览性的。“总而言之,非功利性的读书终究是以浓厚的读书兴趣为前提的。”
“一个人无论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总要知道‘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史记》,总要了解一些关于马克思、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莎士比亚等人的生平与作品。因此,学生们既要读专业书,更要读非专业书。”刘运峰说。
古往今来,凡是在专业领域成就卓著的大学者、大专家,无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刘运峰举例说:“数学家苏步青平时最喜欢读《左传》,旧体诗写得也很好;桥梁专家茅以升、气象学家竺可桢都能写一手优美的散文;经济学家杨敬年在一百多岁时,仍可通过越洋电话给以前的研究生讲‘四书’,靠记忆背诵《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本报记者 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