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长江经济带理论研究新探索

    作者:洪银兴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5日 11版)

        【理论新著】 

     

        新近出版的《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一书,创新地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理论和战略。该书是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等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形成的对长江经济带如何实现协调性均衡发展的系统理论成果。

     

        该书中指出,区域发展存在着“低水平均衡→非均衡→协调性均衡”的动态演进过程,旨在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形成融合发展态势、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显著增强区域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人口、生态三者空间均衡。

     

        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补齐发展短板、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重大发展问题。回应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具体在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方面,一是要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理论:区域发展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不平衡的增长,区域要素流动、区域资源配置、区域市场开发、区域布局调整都要体现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要求;二是要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仅是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还需要创新区域发展方式,注重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均衡发展;三是要创新区域现代化理论:区域现代化是区域内不同地区联动推进区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的现代化,更为重视人的现代化;四是要创新区域保护生产力理论:区域生产生活方式以最适宜的方式影响和介入自然,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可以换取自然对区域生产力的最佳反馈。

     

        成长春教授等专家撰写的这本著作,全面把握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嬗变,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入剖析中国区域经济新棋局的深刻内涵,创新提出了以协调性均衡发展新方针指导新常态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主张,并运用该理论全面阐释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新思路以及江苏融入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新举措。这一创新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对丰富和指导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具有积极贡献。

     

        作者指出,当前我国重点推动实施的“三个支撑带”战略,蕴含着丰富的协调性均衡发展思想。其中,“一带一路”战略旨在通过推动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跨国性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意在通过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中国内涵集约型区域协同发展示范样板;长江经济带战略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重在挖掘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和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两大国家战略的推动实施,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不搞“政策洼地”,不搞“拉郎配”,而是重视不同地区间的协同效应及整体性特征,开始注重发挥要素在空间重新优化配置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带动作用。这是协调性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新的国内协同战略中的重要体现。

     

        为更好地指导“三个支撑带”战略付诸实践,更好地体现区域经济增长源泉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扩张转向当前主要依赖要素在空间优化配置带来的生产率提高这一新的态势,作者根据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出,应将我国实施多年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调整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区域均衡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使市场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加注重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加注重区域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作者指出,“三个支撑带”中,长江经济带是当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在中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新常态下,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需要在畅通黄金水道、完善交通网络、推动产业创新、提升城镇化质量、增创开放优势、建设生态廊道、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区域合作、推进载体建设等过程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推动形成“协调性均衡”发展格局。而地处中国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结合部的江苏,则应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加快形成与中上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新格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个支撑带”战略为引领,推动中国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进一步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需要加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优化调整。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思想和政策主张的提出,对长江经济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作者系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