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评谈】
前些日子,在加拿大留学的女儿回上海度暑假,问她这两个月想吃点啥看点啥玩点啥,她几乎不假思索就提出了如下“唯一要求”:“想看话剧《盗墓笔记》。”哪有演?何时演?我在业内怎么都不知道?她露出一副“你out(过时)了吧?”的表情,用手机贴给我一张酷酷的演出海报。好吧,老爸遵命,连忙弄来两张话剧票,陪她去看她心仪的“名作”。
观剧过程中,小女的表情始终是激动的,与剧中人物情感与共。可是说实在的,我却有点走神,虽然声光电布景机关甚是了得,但总觉得云山雾罩入不了港。父女俩的“巨大审美差距”说到底是因了网络文艺——由于小女早在中学时代就是南派三叔的粉丝,将《盗墓笔记》这部网络小说看得日沉月落;不但看小说,还追网剧,所以对里面的各等人物如数家珍。如今这些“熟悉的人”一个个活灵活现地近距离演绎,怎能不兴奋?
其实小女的例子只是提供了一个研究网络文艺的视角,让我真切体会到自己的落伍。因为面对《盗墓笔记》,我突然感觉到“评论恐慌”:我在喧闹的剧场内突然成为局外人,我与剧中人物无法共鸣,我对南派三叔知之甚少……不像女儿,甚至连他一度“宣布放弃创作”之类的八卦都如数家珍。我当然不会关心网络作家的八卦,但是从事文艺批评,如果对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了解越多,就越有可能准确解读作品的蕴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如既不懂网络文艺的创作规律,也不懂网络作家的个性特色,就很难把握精准的评判。
不过,我们也不必高估网络文艺的“神秘性”,文艺创作千说万说,基本底色是“内容为王”。粉丝们的疯狂拥戴也不是绝对无厘头的,其间还是“艺术魅力”在起作用,通过庖丁解牛的条分缕析,“水落石出”之后发现,依然是艺术规律和审美机制在运行。传统的文艺批评,并非与网络文艺水火不容两张皮,“学院派”与“网络文艺”的“一墙之隔”,这墙不是高墙,而是矮墙,轻轻一推,就能贯通。
所以,不必将网络文艺神秘化。融媒体时代的特征是“不分你我,和谐共舞”,网络文艺只是一种“方式改变”和“适度转身”。面对风起云涌、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网络文艺现状,当务之急是介入,唯有如此,才会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才会有“共舞”的和谐共振,才会“有话要说”,并且说的是内行话。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