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拉萨10月2日电(记者尕玛多吉 通讯员李键)日前,《中华大典·藏文卷》西藏工作站在拉萨成立,这是《中华大典·藏文卷》继在甘肃民族学院、青海大学设站后的第三个工作站,工作站计划用15年时间,出版从吐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收录,最终建立全球最大的藏文古籍数据库。
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藏文古籍文献种类繁多、浩如烟海,数量上在我国仅次于汉文古籍文献。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藏文文献数量大约在600万函以上,而西藏约占整个藏区的70﹪左右。为有效传承保护古典文化,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藏文古籍编纂和出版工作的力度,并计划未来投入更多资金,为我国藏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大的支持。
“《中华大典·藏文卷》是有史以来全方位、多领域、系统地保护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工程。”西藏大学图书馆研究员、藏文古籍研究所所长西热桑布介绍,《中华大典·藏文卷》主要是收录历代藏族学者的原文著作,相关编纂工作正有序进行,已整理《菩东文集》120多函,25册的《萨迦五祖文集》正式出版发行。
据介绍,《中华大典·藏文卷》计划收书上万种,总类分为20个典。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时间从公元7世纪到20世纪中叶,前后跨度超过1300年。全书统一使用符合国际编码的藏文软件录入,结构既具藏文传统学科编排的特点,又兼备现代学科系统分类的优点。在纸质文本出版的同时,这项文化工程还将建立学科门类齐全的藏文文献资源全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