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
自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健康问题引发各界关注。“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医药产业升级”“全民健身”等与养老、健康相关话题持续升温,促使我国养老相关事业与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体医结合,即用体育运动代替医疗使身体恢复健康,既治未病,又治已病,其有效实施可以让老年人受益。
老年人一般都很关心与其生命延续和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的方式方法,体医结合既可有效摆脱医学对药物过于依赖的弊端,又可克服体育在促进身体健康过程中过于粗放的缺点,是一种很实用、适用的保健方式。笔者认为,应把体医结合摆放在老龄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提升老年人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机构应做好制度性和方案性设计。
推动体医结合,还需要创造一些相关条件。首先,须优化人力资源。体育、卫生、教育类机构应通力合作,如体育与医疗卫生部门可通过互派干部、增加培训等凝聚共识,统一行动。其次,须改善场地环境。可以增加门球、绿道(步行、骑行)、康复体操室等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场地和设施,同时注重其他运动场地、设施的适老化改良。再次,要鼓励各级各类医卫机构实施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体医结合检测、康复项目服务,并给予税收政策优惠。此外,还可考虑准许老年人“医保卡”用于体育类健身、康复消费。
体医结合还可以借互联网的东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医疗,更便捷地掌控调理老年人身心健康。建议提高适用于老年人佩戴式设备的开发力度,使老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能及时获得脉搏、血脂、血压、血糖以及情绪波动等生理指标。还要筹建不同类型老年人在不同身体状态下的数据库,使量化数据成为体医结合的科学依据。
同时,重视不同平台数据的分析利用。可通过就诊卡、社保卡与健康监测设备等平台之间的比较鉴别,分析老年人常规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供医务和体育人员参考。医务人员在进行医学治疗的同时,可以据此开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让体育指导员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医药情况指导老年人选择体育活动内容。
(作者分别系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