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打好分级诊疗的“组合拳”

    作者: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朱步楼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08版)
    CFP
    CFP
    CFP

        深化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涉及13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安康。2009年以来的新一轮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目前医改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体制机制性矛盾集中显现,各方面问题交织叠加,必须聚焦重点协同发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这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了攻坚克难的方向和目标。

     

        A.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牛鼻子”

     

        从世界各国医改经验和我国医改目标及现实需求来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牛鼻子”,对深化医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让不同医疗机构各展所长,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模式。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在要求。深化医改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目前,不同医疗机构虽有各自的功能定位,但分工不够明晰,缺乏协作机制,不利于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而深化医改的核心在于建机制,只有重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才能有效推动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同时,分级诊疗也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抓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始终是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大型综合性医院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医疗设施,在诊治疑难复杂病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科医院深耕于其专业领域,特色优势十分明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服务,贴近百姓、就医方便、费用较低。只有按照科学、合理、优化的原则,将这些机构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有序的诊疗模式,才能发挥最大效益,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B.仅靠行政手段强推行不通

     

        需要注意的是,仅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患者不愿去,基层机构接收不到,必定无法成功。一定要多措并举,统筹解决好基层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不适应、医保付费和医疗价格政策不配套、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不共享等问题。

     

        首先要完善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要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在增加资源总量的同时,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其次,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转变基层服务模式。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最大的短板是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群众到基层看病不放心。因此,应加大对基层的财政投入,支持社会力量办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也要重点投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基层机构签约服务模式,建立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契约服务关系。三要建立城乡纵向医疗联合体,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为基层就诊和转至基层治疗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药品保障。四要注重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医保和价格等杠杆作用。国外健康保险制度,大多以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作为管理和报销的重要依据,保险公司只负责经过家庭医生同意的继续治疗费用,通过利益手段来促进分级诊疗。要积极学习这些有益经验,进一步改革医保支付政策,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差距。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医疗水平的提高带来契机,也给诊疗模式的转变带来深刻影响。可以说,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分级诊疗制度更能行稳致远。要尽快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覆盖,加强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发展远程医疗,可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

     

        C.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方能攻坚克难

     

        分级诊疗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看似在“分”,实质在“整”,单兵独进、孤军深入难以奏效。其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也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机构分工调整或效率提高问题,而是对现有医药卫生体系的管理和服务进行深刻改造的过程。患者到医院找医生就诊是医疗方面的事,开药关系到医药,付费又涉及医保,三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必须坚持“三医”联动改革,使医疗、医药、医保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而破解基层人才短缺难题,必须多渠道发力、重心下移。当前,影响分级诊疗的主要矛盾是基层人才问题,但人才培养有个过程,同时还有一个如何让高水平人才留得住、干得好的问题。这就需要综合施策,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和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和技能。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定期开展诊疗活动,把更多的人才引向基层。加快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适度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激发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提高技能、服务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

     

        此外,实施全过程健康管理,必须办医、行医、就医观念协同转变。医疗体制涉及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权的实现,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改变“重医轻防”,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健康管理系统,致力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疾病谱的变化,慢病种类越来越多,患病人群不断增加,亟须实施融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于一体的全过程健康管理,这既涉及“医”,也涉及“患”,需要办医、行医、就医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办医角度看,要更加重视预防,推进“互联网+”管理健康,推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协作。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角度看,要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连续、安全、有效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慢性病管理。从患者角度看,要提升对疾病防治知识和医学科学的认识,改变传统就医习惯,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和促进。只有这样,“健康中国”建设才能落地见效,才能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