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

    代表委员履职记·江苏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代表:

    让家庭农场帮农民致富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6日 08版)

        过去一年,有着“苏中粮仓”之称的江苏泰州紧紧拎住了“粮袋子”:粮食播种面积达658万亩,稻麦单产水平领跑江苏省,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一连串亮眼的数字背后,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功不可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而家庭农场,正是江苏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代表重点关注的问题。

        姜堰区桥头镇率先在泰州市探索家庭农场模式,目前全镇已流转耕地2583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7%,这些土地被上百个家庭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中,小杨村最具代表性,该村家庭农场建设起步早、发展快、规模适度、覆盖面广,被蓝绍敏代表列为重点解剖的“麻雀”。

        “小杨村这几年农业有什么困难?”“大家对村干部的工作满不满意?”去年9月,蓝绍敏代表来到小杨村蹲点,在5天时间里,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访村民上百户,与300多人进行座谈,鼓励村民大胆地讲。看到这位干部没有半点“官架子”,本有些拘谨的村民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将心中的真实想法都说出来,蓝绍敏代表将这些一一记录在民情日记上。他说:“要让土地成为充满田园风光的农家乐、农民发家致富的‘梦工厂’。”

        经过一次次的实地考察,蓝绍敏代表心中算清了一笔账:同样是种粮食,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能大大降低成本。以种水稻为例,病虫害统防统治,施肥的效果也更好,一亩地仅这两项,就能节省一百二三十元。土地流转后全是机插秧,比原来直播水稻每亩产量增加150公斤,收割成本则由原来的每亩120元降到50元。蓝绍敏代表说:“总书记讲,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搞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家庭农场发展,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有力抓手。”

        家庭农场究竟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不断的调研中,蓝绍敏代表总结出发展家庭农场的四个优点:一是把60岁以上的老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不必再为几亩地辛劳;二是把村干部从调解收割耕种、秸秆禁烧等矛盾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去做其他工作;三是转包户致富的途径更多,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四是承包户通过规模经营,种田更为科学、更加集约、更有效益。

        目前,泰州市家庭农场总数已达3000多家,经营面积近70万亩,其中用于粮食种植的土地面积占93%左右。泰州的家庭农场主们忙得不可开交,这份忙碌的背后是丰产又丰收的农业智慧,也是家庭农场释放出的“活力”与“红利”。(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