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

    代表委员履职记·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委员:

    用信息化助推教育精准扶贫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6日 08版)

        “半年前在凉山听到一句‘马敏老师好’,我至今记得那种心跳加速、百感交集的感觉。”一见到记者,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委员就开始分享在基层调研时的故事。

        2015年9月10日,由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组成的考察团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调研。作为考察团成员,马敏委员特意提前三天来到了这方曾经熟悉的土地。41年前,作为插队知青的他,在凉山的一个小学当了大半年代课教师。当他再次站在学校门口拍照时,突然听到背后人群中传来的一声问候——“马敏老师好”,“真没想到,一位40年未曾谋面的彝族学生,竟一眼认出了我。”

        马敏委员印象中那破败不堪、走风漏气的教室只剩下校门口的一墙旧壁,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和师生宿舍,“这几年,中央实行的‘改薄工程’‘两免一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让农村教育面貌得到很大改变。”。

        但是,近年来多次下基层、进农村,马敏委员也发现,在相当多的村小和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农村学校的现状是“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

        这些横亘在农村基础教育多年的问题,究竟该如何破解?

        这一次,马敏委员将目光聚焦在利用信息技术助推教育精准扶贫上。去年,他所领导的湖北省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研究中心,在凉山州的西昌市和盐源县以援建方式建设了三个数字化教学试点学校,专门为凉山彝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发出双语(汉语与彝语)双轨课堂教学系统,提高了当地学校的汉语教学水平。

        就在参加两会的前一周,为了写好提案,马敏委员和课题组成员又再次赴咸安展开调研,实地走访了7个村小和教学点。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实现中国教育包括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此,马敏委员提交了一份《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他建议,教育扶贫工作要建立多方协同的体制机制。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需通力合作,建设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校为末梢的网格状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虚实结合、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打造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进而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攻坚深度融合。

        “当然,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很关键。”马敏委员指出,应实施国家、省、县三级的“农村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开发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教材、举办教师信息化教育研修班、建立教学支持平台,以线上与线下、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