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当我翻阅外婆家里的老照片时,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一堆宝藏里逡巡。这些“宝藏”不涉及物质价值,也与具体的陈年旧事无甚关联。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面对这些缺失了拍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和拍摄具体背景)的图像,我脑洞渐开。大多数照片上的人物留存下来的只剩得“我曾经被拍过”这一层意义,其余的线索是潜伏着的——这些看似无解的细节并非死水一潭,相反,它们都是可能激活我的想象或回忆的引线。这些潜伏的引线便是罗兰·巴特笔下的“刺点”:透过这一张张似曾相识却又神秘难测的日常照片,每个人都有可能接收到基于自身经验的特殊召唤。
那么,这些特殊召唤会是什么样的?不同人对于同一幅影像的反应,或者说人们将会触碰到哪些不同的刺点?起始于这些问题,我开始了一项半开放性的影像实验,它被我称之为《延伸的刺点》。
《延伸的刺点》项目自2013年起持续至今,且仍在进行中。这一系列作品目前共十一组,每组三幅平面影像。这三幅图像是一个过程的三个步骤。
第一幅照片选自我扫描的诸多老照片(这些照片或来自我老家的旧相册,或是我在旧货市场购得),即呈现的是这些日常拍摄的老照片本身。这些原始影像里都潜藏着对不同人而言不尽相同甚至迥异的“刺点”。
第二步——最终生成第二幅图像,是将这些老照片通过邮件或微信发给朋友,由朋友选择自己的亲友,请他们观看照片并将观后的任何想法写在白纸上。之后,拍摄白纸上的字发回给我,我再将这些字在图像软件Photoshop里抠下,粘贴在原来的老照片上。这表现了在接受“刺点”的前提下,人们对原始影像的直接读解。有个小细节:最近有人说第二步的呈现形式很像网络视频里的弹幕,其实最早开始《延伸的刺点》项目之时,“弹幕”尚未燎原,不过现在看来还真与弹幕的作用有交集。
第三幅图像是我对人们不同读解的再读解。我基于每张照片上的不同文字给我留下的“图像化”的印象,通过网上寻找图片和自己拍摄照片来对这些文字反馈进行诠释,最后将这些影像拼贴成原始影像被摄主体的大致形态。第三幅照片中,承载拼贴图像素材所用的底色是根据原始照片中RGB三原色各自的像素数量生成的。这是对于原始影像的间接读解,也是原始影像中刺点的延伸。
这一项目关注的重点是照片的“观看”,尤其是外婆家老照片这一类的、来自他人又带有强烈熟悉感的影像,这些熟悉感包括照片中的可视信息,以及观看者从“推测”衍生出来的对于照片的认同感和代入感。
通过这一项目,我想在实践中拓展对于日常照片中“刺点”的认识:照片的刺点不仅可以出自照片的画面(实际存在的),也可以由照片的气息引发(实际并不存在)。不过,无论是哪种存在方式,“刺点”都确实作用到了每个观看者身上,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角色、不同国籍的人的观看角度和反馈差异很大。
这一创作项目实际上是一项游戏,每组的三幅影像对应的行为主体是“我-他人-我”,而对应的形式则是“图像-文字-图像”。从收获的反馈看,被邀请观看照片的人和我都很享受这个游戏的过程:从发照片、写字、拍摄写了字的纸,到在PS里抠字、在照片上排列字的位置,再到看字、想图、拼图……原始的刺点在部分可控的操作过程中被延展和拓宽。我希望借此强调照片观看者对于照片“完成”的意义。一张照片的展示不仅仅是单向度且线性的(即作者占主导),观看者面对照片的能动性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刺点”与照片应当是共存的,没有哪一张照片只具有一种意义,而赋予意义多样性的正是观看者。我想实现两个目的:一方面,《延伸的刺点》立足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我试图借此尝试一种“公共的”产生作品的方式,看看这种由不同元素参与的创作形式对我而言是否可行;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借此对我感兴趣的“日常照片”的特点进行探索,将“日常”中“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里能够通过艺术语言表达的特质挖掘出来。
罗兰·巴特的“刺点”概念实际上是将人们在观看照片之时,被激发出来的积极反馈甚至由此产生的再解读和再创作所理论化了。由此观之,人人都是罗兰·巴特,人人都会发掘出照片中与自己的生活相互交织的故事。
(何博,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