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颜料里的蓝色城

    作者:阿占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11版)
    《青岛蓝调》系列之三(油画) 阿占

        画画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个上午,一次完美救赎。悠游地、清淡地、安静地,我收藏着时间,时间也收藏了我。 

        画画是从早晨开始的。之前,吃了很少的食物,也曾滚水浇注一杯好茶,五脏六腑洗了几遍,自觉身体轻盈干净。上午的自然光里,隐隐有一些坚果的味道,敦厚而踏实,深呼吸几口,站在画布前,假如灵感降临,我便能把颜色安放在最好的地方——美的出生,分毫不能差,这大约是世界上最需要计较的事。

        音乐从画室的阁楼上传过来,是大提琴曲。画画的时候,让若有若无的音乐以锐角袭击我,对形成完整的叙述内容与言说方式很有帮助。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在表意上吵闹,却于概念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互补叠加。艾吉·瓦班的《梦醉西班牙》,拉丁节奏味浓,配合了一点点吉他与钢琴,忧伤变做抚慰。最好听的大提琴曲包括《杰奎琳的眼泪》《圣桑的天鹅》《贝多芬的小步舞曲》《殇》《缠绵往事》,它们悠扬下沉,醇美铺地。在音乐里画画,是新灵感还是旧情致,从来无须分辨。眼至心至,有时候在于直觉的落笔,有时候则要拜理性的思考所赐。音符跳舞时,我清晰地感觉着自己对画面派遣的某种热忱与耐心。

        把“青岛蓝调”系列从之一画到之十,是今年的大画幅计划。与蓝有关,与城有关,与梦有关,与生命力有关……我要让大色块的油画颜料极尽铺张,它们艳丽、厚重、甚至有一些凌乱,在画布上自由地翻腾、扭转、堆积、交叠,形成粗厚的肌理效果,交织成生命痕迹。我的《青岛蓝调》系列是献给这座城市的不可一世的情书。

        每座城都有自己专属的颜色。“蓝”,是青岛的专属,是造物的恩赐,也是每个青岛人的幸运。我用妄想爱着我的城,仅仅写下来是不够的,我必须启动另一套笔法,画下来。边写边画是我构建的两个房间,有了绘画的“青岛蓝调”,文字的《青岛蓝调》才算有了最好的邻居,二者可以相互揭露,也可能竞赛演技,但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它们更加密不可分。

        过程中,我每天进了画室,没站稳,先看画,眯着眼或歪着脑袋,有时自问自答,有时自我否定,有时故意来个戏剧性的急转身,以捕捉“第一眼”的瑕疵。我不写实,我要写的都是意念。画布上异常突出的是物质性的沟壑和刀痕,它们属于情感的物化形式。创作的过程中,狂喜与狂躁随时穿插,矛盾是常态。更多的时候,一个人的呼吸夹杂着松节油的淡淡涩香,常常凝结在半空。这让孤独状态下的作画显得分外清苦。尤其是当真正的孤独袭来,我发觉了本我与画意之间的疏远,距离遥遥似不可驾驭,苦苦索求仍求不得彩色的文学语言和哲学姿态——孤独给予的杀伤力好比钝刀杀人,我甚至听到了某种撕扯。油画颜料被挤在调色板上,又被亚麻画布吞噬,整个过程好像不知所然的慢镜头。

        这样的过程又恰恰与当代艺术的个体实践精神暗合。创作,是喜悦与孤独交织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积蓄、反思设问的过程。用颜料写成的日志有着更迷人的故事性和更分裂的情绪上演。对于如何把握女性哲学中的自闭与扩充、生理与社会以及视觉与心理之间的意义张力,我渴望一次比一次提供出更有分量的图像证据。正在创作的《青岛蓝调》之五,我让女子长有一对猫耳——猫耳朵的竖立,也许暗示了我的不放弃质疑,不原谅平庸,不安于现状,不服从大众。在画布与画布之间,在物象与意象之中,笔触的游走都是我的饥饿的游走,也是我的情欲的游走,更是我的灵魂的游走。

        我喜欢在不确定中求确定,在遗憾之上叠加遗憾,直到为色彩找到宿命般的位置,唯愿它们如诗朗诵,如梦游园,如天涯客,如飞鱼在天,如生死暗恋……时间的无情都在里面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