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乡图乡味

    环走滇池不停口

    作者:王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11版)
    “三公斤”火巴猪脚(摄影) 王 林
    自家有美味(摄影) 王 林

        在一个少年的眼睛里,滇池是高原上的一片大海。微风吹拂着高大粗壮的尤加利树,还未落到西山背后的阳光照耀着海面。浪花洁白,渔帆点点。老人、孩子,还有城市的女人在海边嬉戏,欢声笑语。

     

        那是四十年前,我透过从攀枝花开往昆明的列车看到的景象。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浮现于我的脑海。我的快乐和对滇池尚存的好感,好像只有吃!停不下来地吃!好在,滇池周边还保存着那些传统的、美好的饮食,就像不经意地闯入一处古宅,里面竟然端坐着一个摩登而漂亮的女子!好吧,就在现在,就让我带着你,咱们环行滇池去吃“她”。

     

    猪 脚

     

        晋城,滇池之滨的热闹集镇,是各地各界人士往来之地,因此美食不胜枚举。若一定要论资排辈,“三公斤火巴猪脚”应该可以位列前三(“火巴”是西南方言,指食物烹制入味,香酥软烂,入口即化)。“三公斤”不是量词,是名词。店主段仕金小名“三公斤”,被叫了一辈子。

     

        “三公斤火巴猪脚”就是饭店大名,看似稍逊风雅,好在直白易懂。客人未到,猪脚已至。先泡水去腥、再汆水除毛。每一只猪脚都要细心清洁,之后再放入加有各种秘制调料的大锅中仔细熬上16个小时。“三公斤”和他的女儿宁愿将远道而来的食客拒之门外,也不愿卖出少熬了10分钟的猪脚。

     

        “我美吗?要是还算看得过去,那也是拜猪脚所赐——那么丰富的胶原蛋白!”“三公斤”的女儿,24岁的段沂琳目前在打理饭店。这名美女告诉来访者,店里来过最厉害的客人,一顿曾吃了9只猪脚。

     

        轻煮慢炖的结果是,猪脚火巴了——整个儿放下身段,柔软下来。当把色泽金红的猪脚颤巍巍地盛在洁白瓷碗中的刹那,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蚕 豆

     

        我不知道,还有哪种豆子有它这么多名字。四川人叫它胡豆,这是说其出身。绍兴的鲁迅叫它罗汉豆,这是说其形象。离鲁迅不远的宁波人又叫它倭豆,这是为何?应该是和抗击日本海盗有关。而清人吴其浚在其《植物名实图考》中,则彻底将它神化,叫它佛豆。

     

        过去的滇池四围,满是初春的蚕豆。春风骀荡,蚕豆荚躲在蚕豆花下,就像自己是花,而花却变成了翩飞的蝴蝶。

     

        第一拨蚕豆是最好吃的。而且,最好现采现剥现入锅。拿腌肉与蚕豆及米合谋,做一大锅豆焖饭;用蒜薹与蚕豆合炒,叫作青蛙抱玉柱;用乳饼丁、火腿丁与蚕豆同烩,肉、奶、豆!红、白、绿!好大一盘满园春色关不住,活色生香厨房外。

     

        让我铭记的蚕豆,是二十多年前吃过的包着蚕豆的粑粑。那个春天,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像青蚕豆一样的青葱。我们穿过正午绿色的田野,来到滇池之滨的石寨山一户普通的农家。主人现去地里采来一大筐蚕豆。剥皮,粗剁几刀,拌上新炼的猎油、白糖,包在才磨的糯米面里。大锅水烧开,白白胖胖的手掌大小的小猪猪般趴在芦秆编的箅子上。入锅,猛火,一会儿功夫就蒸好了,热气腾腾。糯米皮粉白晶莹,蚕豆馅翠绿欲滴。绝妙的是味道!甜糯软滑,齿颊留香。

     

    米 线

     

        米线,这种大米制作的食品在许多云南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一碗米线,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食,还常常承载着游子最浓的乡愁。云南人爱米线,除了名扬天下的过桥米线,还有卤米线、凉米线、豆花米线、罐罐米线、小锅米线……每一样,都是心头好。

     

        在晋宁县县城的一条僻静小巷,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奶”就能将米线做得百媚千娇艳可人,诱人食欲欲罢不能!

     

        这位打扮入时、手脚利索的女人名叫柴翠芬,人称“花老奶”。20世纪80年代,柴翠芬的母亲在街边支了一个米线摊。由于手艺超群,生意异常火爆。后来,26岁的柴翠芬从母亲手中接过一排小铜锅,专门卖米线。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

     

        时光如梭。小店里的小铜锅、小钢盆也不断增多。二十多个不锈钢的小盆里装满了各种“帽子”:焖肉、牛肉、鳝鱼、血旺、肥肠、大排、小排、板栗红烧肉、竹笋汆脊肉、西红柿、野山菌,光是豆腐就有豆花、臭豆腐、炸豆腐、卤豆腐……连干一个月,可以不重复。花样百出,多样选择。花老奶深谙“食色,性也”的古训。

     

    咸 菜

     

        我坚定地认为,咸菜是游子通向故乡的一座桥梁、一个隧道、一列火车。或者说,这种易储便携,下粥送饭的好东西本身就是故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有人统计过,云南仅用果蔬制作的咸菜就不下千余种。所以,称云南是中国的咸菜博物馆毫不夸张。滇池形状,犹如一只硕大的胃。胃壁上繁衍生息的人,未必需要多大的梦想和担当。大国小民,恬淡从容。因胃生,为味死。得闲捕小鱼,嘴馋吸螺蛳,种着湖岸肥沃的土地,腌着各式各样的咸菜。

     

        玫瑰大头菜,剁细,与肉、灯笼辣合炒,是最宜下饭佐酒的“黑三剁”。太和豆豉晒透,可久存。蒸扣肉、蒸小鲫壳鱼、炒油渣、炒苦瓜,皆妙。官渡水腌菜,炒磨肉,煮米线。画龙点睛,纲举目张。七甸老酱,黄焖小公鸡,爆炒牛肝菌,只需放上一小勺,香辣滋味能飘出半里地。

     

        而我,独爱鲊。滇池沿岸但凡上了岁数的女人都会制鲊。从茄子到芋头,从萝卜到辣子,从海菜到洋芋,从小虾到小鱼……无菜不鲊,眼花缭乱。男人在外渔读耕樵,女人在家磨米做鲊。男人累了,坐在田埂边、柳树下吃碗米汤泡饭下茄子鲊,立马满血复活。小娃娃没有零食吃,放点萝卜丝鲊在手心,可以一直吃到学校。

     

        远远看着,近近嗅着。一碗鲊,竟让泪水和着口水一齐往胃里咽。它是古老的,也是新潮的。它是单纯的,也是丰富的。它是悲哀的,也是幸福的。纵然只是下饭小菜,也有万般滋味。犹如平凡世界,庸常生活,最美之处往往只在细节。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