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班主任的全家福12

    朵朵感谢灌花老

    作者:李智纲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1日 11版)
    河北威县一中第十六班毕业合影

        从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几任班主任,其中任期最长、关系最密切的是初中二、三年级的班主任吴桂海老师。吴老师离开中学后和我工作于同一个城市,联系不断至今天,我已变成75岁老人的时候,吴老师依然健在。今年又有幸见面,真是天赐我福也!

        今年4月22日,吴老约我们几位老同学见面。吴老师今年84岁高龄,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谈笑间仿佛又回到我们当年的课堂之上。当年的合影自然是聚会上大家议论的焦点。合影上的题字,是吴老师精彩的书法。时间凝固在1958年6月27日,57个春秋,老师老了,学生也跨越古稀,只有师生情感不变。那年代,照相是一件大事,照相馆不是平常人光顾的地方,照个全家福也不是平常人家舍得破费的。县城里只有一家照相馆,毕业照是照相馆专门走进中学,为毕业班留影,机会难得。照片上的大家精神焕发,干净大方,男孩子夏天一个短袖、一件长袖,再加一件背心,都是家中母亲用农家纺织土布缝制,女同学则是洋布(机制棉布)花上衣。贫穷难掩我们脸上的自豪神情,一张张稚嫩脸庞上,满是我们从内心散发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期冀。

        我们是幸运儿,我当时所在的小学一个毕业班真正被录取的同学三人,大部分同学再没有求学的机会,只有回家务农一条路,所以,那时能考取县立初中,是相当神气的。住校三年,同吃一锅饭、同住大通铺,没有电灯、自来水,洗脸要去井里提水,洗衣服要到校外大水坑,连洗碗都是几百人在一个共同的大铁锅里。而小煤油灯下的同学少年,却是情真意切。同去的于长俊同学当时年龄最小,个子也小,聪明有加,至今他能说出照片上同学的名字、家住哪个村、出生年月。长俊很有成就,医专毕业后,在县里当上中医院长,是名医,他爱人则是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说起他二人,还有个故事。我们这届学生是男女分班,至1956年,又调整成混合班,安排男女同桌,同学们都很淳朴。那时学校禁止学生谈恋爱,同学们也认真听话,唯有一对特别,那就是长俊同学。而吴老师得知后并未责怪,只是在学习上更加关注他们。后来,他们双双考上医专,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我们班上恋爱唯一成功的一对。

        我们这一届学习环境还不错,1958年“大跃进”时,我们就毕业了。当时教学秩序正常,老师很受尊重,学生也不讲出身,一视同仁,没有专设政治课,可同学们一样关心国家大事。学生课间跳舞、唱歌,逢年过节开晚会、自演节目,学习氛围非常融洽。1956年,语文课分两本书,文学和汉语,突出语法的学习,文学增加了古典文学,同学们尚未接触过论语、孟子、唐诗、宋词,觉得非常新鲜。吴老师是语文老师,对古典文学讲解卖力,以自己的丰富知识,寻根探源,深入浅出,分析条理清楚。吴老师讲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令学生受益一生,连当时的拼音字母,我们这些老学生用手机编短信、用电脑打字都能用得上呢。

        近日,又翻出我珍藏了五十多年的笔记本,抚摸着首页上吴老师在我初中毕业前夕的留言,“志刚(当时名字)同学,你毕业了,送两句话,作为开始新的生活的参考吧:一、一个人的一切,要像美丽的图画那样惹人喜爱——奋进吧!二、满园春色百花笑,争相夺艳如自豪,奇花开得遍天下,朵朵感谢灌花老。吴桂海 1958年6月”。吴桂海老师正是我的灌花老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