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7日 星期三

    信息速递

    学者探讨经济新常态与中国人学发展

    作者:张胜 董彪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7日 07版)

        近日,由中国人学学会和《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7届年会在山东烟台举行。专家学者就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学研究的新内涵进行探讨交流。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认为,经济新常态促使人学研究由“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转化,要关注人的观念行为、提升人的素质,不断丰富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学研究内涵,激发人力资本的活力。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时空压缩”特质出发,认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人学研究要以人的发展为主题,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从中提炼出真正的人学问题,推动人学研究的发展。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指出人学研究的时代内涵要求研究者更加注重个人的需要、个性和创造力,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袁吉富指出,当代知识分子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思想优势,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命运共同体。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财经大学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鲁品越认为,经济新常态下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市场经济活力,通过人学研究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发展。

     

        与会学者还就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的境遇、人的素质、人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他们认为,30多年来,我国人学研究在经典文本、经典理论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现实生活、现实逻辑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他们表示,要通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等途径推动中国人学理论发展创新,不断探求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现实路径。

    (张胜、董彪)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