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版在7月31日和8月28日分别编发了唐芳林、张智光两位学者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认识误区的讨论文章。对此,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覃正爱认为,在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环境污染的事故仍然层出不穷,和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有很大关联。因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去寻找生态文明建设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生态文明虽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位列“四个文明”之后,但从本质上看,它更应该是一种综合文明形态,其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与融入性——既是“四个文明”建设的载体,同时又存在于“四个文明”形态之中,是“四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反思传统“四个文明”建设
为什么要提出生态文明呢?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物质文明观、精神文明观、政治文明观和社会文明观的影响下,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危及地球生命与人类社会生存的全球问题。
一是资源过度、过快消耗。从资源消耗角度看,我国的消耗增长速度惊人。以钢材消费为例,1983年我国成品钢材消费量仅为3000多万吨,2003年则达到大约2.5亿吨,20年增长了8倍,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费量的总和。从资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仍然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以单位GDP产出能耗来计算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日本为1,德国为1.5,美国为2.67,而我国高达11.5。从资源再生化角度看,我国资源重复利用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是环境严重污染。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当然,环境污染最直接、最容易被感受的后果是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此外,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对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的中国来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成为中国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调整“四个文明”建设方向的迫切需要。
“四个文明”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很难脱离“四个文明”而独立存在——或者说,“四个文明”中涵盖着生态文明的要求。首先,物质文明中包含着生态文明中的物质层面。物质文明建设所开展的经济活动都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其次,政治文明中包含着生态文明的制度层面。作为政治文明的主体——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生态制度建设中的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精神文明中包含着生态文明的文化层面。精神文明建设内在地要求一切文化活动都必须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社会文明中包含着生态文明的社会层面。社会文明要求社会事业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事业与生态的关系,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自觉地走绿色生活之路。
如果生态文明不能完全独立的话,会不会降低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一些发达国家虽没有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生态问题——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态意识已经深入骨髓,体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关键是要更新原有的非生态的文明观,树立起科学的生态的文明观。
“四个文明”的生态化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实现“四个文明”的生态化。
首先,要实现物质文明的生态化。物质文明建设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注重和保护生态的新路,包括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壮大环保产业,实施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就是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意识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其次,要实现政治文明的生态化。政治文明建设不能无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是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维护提上议事日程,包括树立科学的生态权益观,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推进生态民主建设。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这也是对政治文明的极大丰富。
再次,要实现精神文明的生态化。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漠视生态问题的存在,而是要主动地研究生态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不利影响,自觉地建设生态文化,包括强化生态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修养。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悲剧的重演。
最后,要实现社会文明的生态化。社会文明建设要更加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态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一是要倡导绿色的消费方式,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人们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二是要创造宜居生活环境。通过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作者覃正爱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