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6日 星期四

    口述东北文化抗战史

    那时不能说“我是中国人”

    ■亲历者:付桂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沙兰镇农民)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网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王玥迪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6日 03版)

        1932年日本人占领牡丹江时,我9岁,在牡丹江铁岭河务农种地,打草喂猪。

        日本人来后,我们生活得很压抑,他们控制中国人收听广播。电台每天播放日本王道乐土、日满亲善、大东亚共荣等内容,宣扬灌输“男人应绝对忠诚皇帝”“女人应该忠实为丈夫服务”等思想。文艺节目则主要是反复用日语、满语播放当红唱片《满洲姑娘》,歌词大意是16岁的满洲姑娘(妓女)站在妓院门前招揽嫖客,当时这首歌迷惑了很多青年。当时他们宣传,抗日是“反叛”,说抗日军队是土匪,颠倒是非黑白,用反动宣传奴役麻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1945年8月初,他们竟然还虚张声势播新闻说日本军队打胜仗了,欺骗听众。那时我们不能说“我是中国人”,否则就会加上“反满抗日”的罪名,轻则体罚,重则入狱,甚至枪杀。那时我的哥哥在宁安国民高等学校读书,上课基本学不到什么知识,被强迫劳动,每天吃不饱,生活非常苦,稍有不满就会被日本人打骂。

        1945年8月14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侵略者败退,结束了对牡丹江长达13年的残暴统治。听说小鬼子投降了,全村人心里特别敞亮痛快。大家都很兴奋,受屈辱的日子结束了。

        (本报记者张进中 光明网记者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王玥迪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