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惨遭日寇铁蹄蹂躏,但是东北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甘为奴,奋起抵抗,组成“东北抗日联军”,转战白山黑水之间度过14个严寒酷暑,同日本帝国主义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殊死搏斗。抗日队伍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可歌可泣,“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14年苦战书写了史诗般的篇章。
日本侵略者妄图征服中国,不仅使用武力,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石在,火种是不会断绝的”。
在那不见天日的夜幕下,先驱者举起的“普罗文学”的火把,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希望的前程,金剑啸、罗烽、悄吟(即萧红)、萧军、刘莉、但娣(即田琳)、梅娘等,一批不愿做奴隶的左翼作家,顶住日寇统治的高压,艰辛耕耘。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日寇铁蹄下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满抗日的强烈呼声,是“北方人民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对于前驱者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在那沦陷区的苦难岁月中,他们的作品是黑夜里的灯火,沉寂中的呐喊,显示着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新文学的潮流在东北沦陷区的延续不断,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还要特别提一下当时东北沦陷区著名女作家但娣的名字,当年她的代表作品小说《安荻和马华》《砍柴妇》《售血者》《忽玛河之夜》等曾蜚声东北文坛,她的作品声讨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悲惨命运、抵抗侵略者的心声。
(本报记者张进中 光明网记者张士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