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卜宪群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6日 07版)

        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标志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成熟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独树一帜,历史上不仅是东亚文明的核心,也从物质、精神层面上为世界其他区域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以及以儒家文化为底蕴创造的制度设计等,都对世界文明的走向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珍惜、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对人类共同文化的敬惜。

        学习借鉴我们祖先的传承经验与方法。在我国历史上,无论社会形态的变革,还是王朝的更替,文化的传承都没有中断。奴隶制时代的“礼”,在封建时代得以继承,礼法结合、德主刑辅,构成了自秦至清封建文化的显著特征。除儒法外,渊源于先秦的诸子百家思想以及社会思想,也有许多在古代社会得以传承。今天我们在秦汉的出土文献中,广泛发现各类先秦文化典籍的存在就是一个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与这种文化的传承有序有密切关系。

        应当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世纪以来,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量遗址、文献甚至海外文献得以发现,极大地补充了从先秦到明清各时段的基本史料,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提出了许多我们尚未认识的新课题。即使是过去研究的老问题,也因理论和视角的更新而变化。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应当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只有研究深入了,继承和阐释才有科学价值。

        应当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研究继承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这决定了我们绝不能自高自大,而是要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而努力。

        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是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的中国区域文化典型代表。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程中,齐鲁文化的自身独特优势将会在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