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已持续十余年,俗称“撤点并校”,即将大部分村庄小学撤并到乡镇或县城,将大部分乡镇中学撤并到县城。面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所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以及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中央政府自2006年开始曾多次试图规范、暂缓或暂停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施。然而,农村学校还在继续减少,很多地方仍在撤并农村中小学,不断将学校搬至城镇,对于那些已经强行撤并的学校,也并没有重建和恢复。
为什么地方政府执意推动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把学校建到乡镇甚至县城呢?关于布局调整的原因,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结果和计划生育等政策所带来的农村生源减少的客观要求。但实证研究证明,我国农村中小学向城市和县镇集中的速度过快,远远快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县镇迁移的速度。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较城市宽松,农村学龄人口的增长和比重应比城市要大。在目前的讨论中,将布局调整看成是城镇化进程的结果,属于夸大事实。
推进城镇化是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宏观措施。但是,不少地方随即提出了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概念,认为农村教育城镇化就是要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将农村教育看成是促进地方发展的工具,来推动和引领城镇化发展。由此可见,对很多地方来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被当成推动地方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家长历来重视孩子的教育,古代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当今的家长为了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更是不惜一切代价。把农村学校撤掉,合并或重新建在乡镇,更多的是集中在县城。重视教育的农村家长但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就会将孩子送到县城的学校就读,甚至为了陪读在县城租房、买房。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有效地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将农村的经济资本,甚至是几代人积累的财富,转移到了城市,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兴旺,实现了GDP的增长和数字上的经济繁荣。这是以教育为产业、教育产业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做法。由此可见,布局调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实现地方财政自我减压的本能反应,更是为了主动推进城镇化,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
“撤点并校”将农村学生转移到乡镇、县城,表面上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了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实际上增加了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到乡镇、县城上学,更多时候是农村学生和家长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布局调整会导致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分化和更大程度的不平等,因为对于不同的农村学生来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会选择更好的重点学校,甚至私立学校,而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只能选择普通学校。如此一来,金钱更加成为是否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砝码,从而将农村低收入家庭排除在优质教育资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