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

    构建融合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

    作者: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万明钢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4日 08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且主要聚居于西部和边疆的农村地区,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复杂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农牧区的教育更为滞后,这严重影响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发展。可以说,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的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即“能上学”和“都上学”)。

        但我们发现,民族大学的本科生文理科专业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文多理少。比如某民族大学理工科学生人数占18%,另一所民族大学理工科人数占39%。而2013年全国1400多万在校本科生中理工科学生要占到67.62%。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失衡现象是民族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一个结果。

        当前学者们一致认为,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双语教育的质量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又是双语师资的质量问题。“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最为鲜明的特征,少数民族学生始终在一个单一的通道内流动,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本民族成员或者与自己有相同文化的其他民族成员,这不利于少数民族和汉族彼此学习语言与文化。双语教师主要在民族院校培养。这些教师因国家采取“优惠照顾”政策,经由降分录取进入大学,在培养过程再次降低标准,从而“宽进宽出”,造成学科专业水平持续低下。而封闭的教育环境使这些未来的双语教师缺乏与汉族学生的深入接触。由此造成双语教师的困境是: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遍学科专业能力较低,汉语水平也差,而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教师又不通当地民族语言,两类教师不能熟练地以另外一种语言进行教学,最终导致双语教育质量低下,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学习理科时困难重重,这种现象周而复始,严重阻碍着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双语教师的培训,投入大量经费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了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培训,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双语师资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的现状。因为双语教师的培养是一个更为复杂、系统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多学一门语言的问题,也不可能经过短期培训而成为合格的双语教师。要从根本上解决双语师资问题,必须立足长远,通过完善民族教育体系,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

        因此,要有计划地逐步打破独立、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构建融合、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切实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高等院校要打破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即民族院校有计划地增加对汉族学生的招生名额,普通高校增加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名额;民族院校在保留和建设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专业外,要增加民汉共同学习的专业,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有计划、逐步缩小民族院校在民族学生比例、专业结构等方面和普通大学的区别。其次,在多民族混合的地区,从城市到农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幼儿园、中小学逐步采取“民汉合校”。最后,在单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有组织地通过师生互访交流活动,增加少数民族和汉族接触的机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