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7日,是杨西光同志诞辰100周年;5月11日,是《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7周年;5月14日,是杨西光同志逝世26周年。在今天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有着多重纪念意义。
1978年5月11日,由西光同志组织修改、定稿并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小平同志的组织和领导下,这场讨论推动了思想解放,推进了改革开放,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我以为,西光同志在真理标准讨论中所表现出的一个共产党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格,至少有以下三点是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的。
一、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无畏的理论勇气。1978年4月上旬的一天,当《哲学》专刊第77期大样送到西光同志面前的时候,一篇《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的署名文章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他感到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在《哲学》专刊上发引不起注意,可惜了。他要求理论部哲学组组长王强华把此文撤下来,修改后放在一版发表。并且明确提出了修改意见:要针对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上的一些混乱思想,作比较充分的论证;要进一步触及影响拨乱反正、冲破禁区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到思想路线上来阐述、批评。
在西光同志的组织下,文章经过多次修改,题目也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于5月11日一版发表。文章发表后果然引起巨大反响,它所引发的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章的政治影响,西光同志精心组织对文章的修改。他要求文章一是针对性要强,即针对“两个凡是”;二是在理论上论证要充分,要有较强的说服力,不要给人留下理论上的把柄。这也是他的严谨之处。同时,他又联络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及《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新闻界、理论界的负责同志,共同奋斗,造成一定的舆论氛围。他认为,要冲破“两个凡是”,孤军奋战是不可能的。所以后来他说,这篇文章发生如此重大影响,也是新闻界、理论界团结配合的结果。
在当时“两个凡是”的笼罩下,在极“左”思潮尚未得到认真清理的情势下,这篇文章的修改、发表,体现了西光同志的极大政治和理论勇气,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心。
二、在政治压力面前,不退缩,有担当。文章发表后,方方面面的压力接踵而来。但是在压力面前,西光同志不为所屈,而是自己一人独自担当起来。早在文章发表前,他在一次报社负责人会议上通报要发表这篇文章时,就坚定地说:“这是一场事关中国命运的尖锐的政治斗争,如果结果好,那不用说,如果我们受到了误解,甚至受到组织处理,由我承担责任。”文章发表后,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曾有几天他在办公室闷闷寡言,一个人默默承受着。他曾对他的家人说,有问题我一人承担,文化大革命都过来了,还怕什么呢?他同时确信,这篇文章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政治上维护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错。
他一如既往地与新闻界、理论界的同道团结在一起,旗帜鲜明地站在拨乱反正的前列。为了更充分地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从《光明日报》的特点出发,他又组织自然科学界的中青年作者,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撰写文章,说明真理的发现来自于科学实验和实践。几位作者还用自然科学史上的大量事实说明,当原有的科学理论与新的科学实验事实发生冲突时,科学是如何突破旧理论而创立新理论,同时又在实验中得到证实的。这些文章从侧面配合了当时的讨论,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三、在荣誉面前,不居功,不夸耀。在这篇文章和真理标准讨论得到邓小平同志全力支持,并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后,人们自然要称道《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面对一片赞扬声,西光同志更加冷静,他一直对此不居功,不夸耀,而是强调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不可磨灭的功勋。
1984年,当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问题发生争论的时候,西光同志给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文献与研究》写过一篇短文,再次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和后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邓小平同志完整准确地认识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反对‘两个凡是’的思想指导下,以及胡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党的历史问题推动下,针对当时思想路线斗争实际展开的。”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西光同志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在欢呼成功的时候,他从来不提自己,而是一再强调邓小平、胡耀邦同志对真理标准讨论的支持,强调新闻界、理论界的团结合作。这就是西光同志在真理标准讨论中所表现出的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这也是他一贯的思想品格。
(作者系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曾任杨西光同志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