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渐盛,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少数中国游客不文明的言行举止饱受当地民众诟病,影响了国家形象。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亚萍集团董事长陆亚萍认为,在加强成年人教育的同时,更要从小抓好礼仪教育。结合南通市未成年人礼仪教育的成功实践,陆亚萍建议在学校开设中华文明礼仪必修课。
南通市曾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巩固提升城市市民文明水平,特别是未成年人礼仪养成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从去年4月开始,南通市在学校和幼儿园中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的仪表修养、待人接物、交通出行、游览观光等“八个礼仪规范”,并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入学礼、成长礼、青春礼和成人礼,以此检验和巩固中华礼仪规范教育的成果。先期试点的82所文明礼仪规范教育示范学校,通过引导未成年人在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好公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初步经验。
南通市的实践证明,文明礼仪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对提升全民整体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文明礼仪课程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就显得尤其必要。陆亚萍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统一教材。设计完整的文明礼仪教育教材,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涵盖各个阶段。二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是将文明礼仪课程列入必修课进行考核,并与升学、评优等工作相结合。只有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少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才能在今后对外交往、出国旅行中展示中华民族彬彬有礼的风貌。(本报记者 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