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媒体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上,学者们就“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伦理与道德资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显示出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有其自身的特性和先进性,社会主义体系下的经济伦理问题亦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认为,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它是以整个社会的发展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福祉为制度建构的基点和价值追求的目的。只有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华中师范大学龙静云教授认为,先进的伦理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对周边国家文化和道德的渗透力;其思想家和优秀人物的道德理念与高尚德行对国内国际的示范力;其国民的道德信仰、道德实践能力和道德素质状况对他国人民行为的影响力等等,都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具有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
经济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陆晓禾研究员指出,一方面,应当推进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也应当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来正确规范和引导人们对资本的认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法容教授认为,循环经济这一伦理范式依据经济、生态、人类自身三大发展规律,融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思想为一体,把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道德价值有机统一起来。河海大学余达淮教授认为,资本在道德实践层面具有善恶两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资本,在利用与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中国人民大学曹刚教授通过对企业生态伦理中的企业排污权和环境权的冲突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道德困境和制度困境。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教授指出,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为乡村社会转型中农民理性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逻辑前提,也为“理性新农民”的生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则是塑造具备新型职业道德和文明素养的“新农民”的必由之路。
企业伦理与道德资本。企业伦理和道德资本问题是近年来经济伦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提出了企业道德资本类型及其评估指标体系,认为尽管不同企业道德资本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其道德资本评估的主旨理念是一致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朱金瑞教授详细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进。
经济伦理学的学科发展。除了围绕学术问题进行激烈探讨之外,与会学者也认真思考了经济伦理学学科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和发展理路与方向。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认为,经济伦理学发展应加强与经济学、与实业界的交流,加强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对话和交流,并加强学界自身交流。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经济伦理理论的探索与思考。在学科日益壮大的同时,也呼吁更多学者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