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从“区县级”精细到“小区级”

    ——科技创新助推气象预报未来更精准

    本报记者 詹媛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4日   03 版)

        到2020年,我国的气象预报可精细到1千米至3千米范围内,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稳定小于90千米、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时效延长至两周……这是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2014—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我国未来气象预报的描述。要实现这些目标,科技创新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就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提高预报准确率需依赖科技创新

     

        “气象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这需要通过完备的观测系统。”宇如聪说。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现了基本气象要素从人工向自动观测的转变,实现了以地面观测为主向地面、高空、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观测协同发展的转变。

     

        “观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就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过程。”宇如聪说,“要想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需要依靠高质量的基础数据,而先进的数值预报模式技术是核心。”

     

        宇如聪介绍,未来通过技术攻关,我国将建立覆盖整个中国区域1千米至3千米分辨率的精细化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的气象预报可精细到1千米至3千米范围内,相当于天气预报能够从现在的“区县级”精细到“小区级”。

     

    科技创新着眼于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在今年的主汛期,我国对台风的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为79千米,比美国小20千米,比日本小33千米。

     

        这种预报、预测技术上的提升,是保障气象服务能力的根本。在今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期间,由于气象部门提前4天准确、及时发布了预报预警,尽管“威马逊”强度罕见,但造成的人员伤亡远低于历史同等强度的2006年的第8号台风“桑美”。

     

        “气象业务的效果在服务,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的着眼点。”宇如聪说。

     

        今年3月,由国家气象中心承担,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宋迎波主持的“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验收,该项目在河北、山西、山东三省气象业务部门已得到推广,可以客观、定量地预测天气气候条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冬小麦产量丰歉趋势预报正确率和实际单产定量预报准确率均有明显提高,实现了逐月动态预报。

     

        9月份,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一期在江西完成建设。这个平台实时提供了长江流域主要控制站的水位、流量等水文资料,可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预报预测、决策服务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方案》要求,未来,中国气象局将结合国家需求,致力于实现粮食生产安全、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提升我国在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整体水平。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