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2日 星期二

    这段记忆不只属于一代人

    作者:本报评论员 刘文嘉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2日 07版)

        知青文学在中国热了三十年,几乎与改革同程。每每在人们觉得这个题材已经穷尽各种言说可能的时候,就会有新的作品集中出现,并提供更新或更深的观察面向,由延安市委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知青与延安丛书》就是这样的新作品。这或许是一个提醒:“知青”不仅仅是一代人的记忆、一个年代的符号,其实也在动态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对它的解读与反思,也已经汩汩流入了我们的文化心理。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曾以知青小说蜚声海内的作家梁晓声、肖复兴,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要与知青文学“告别”的意思,但也同时承认,知青文学现在又有了升温的趋势。与其说这种“告别”与“升温”源自作家的选择或出版人的策划,还不如说源自我们这个社会对知青历史的节律性反刍。

        对有阅历的中国人而言,“知青”二字带着复杂的意向。这里面有青春也有苦难,有家国情怀也有乡土眷恋,有理想主义也有群体无意识,有在政治运动中张弛的个体命运,也有个体生活必须背负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这段短短的历史,对制度、文化、国民性与复杂中国的展示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深度,已经成为了之后几十年社会批判、文化批判的重要资源和参照。无怪乎在每个社会转型的节点上,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望向那里。

        还有另一个原因。今天,那1700万先经历了上山下乡磨炼、后经历了改革开放洗礼的知识青年们,早已进入了中年阶段,从年龄层上讲,已经是社会的中坚。他们的阅历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他们的观念与视野也在深度地雕刻着当代社会文化,观察与梳理这一代人的心灵史,其实也是追溯社会发展的来路,寻找社会未来的走向。别忘了那个富有象征意义的事情:正是四十年前那位在延安梁家河下乡、并担任大队支书的青年,今天在领导着21世纪的中国。

        红色延安曾接纳了28000名北京知识青年,《北京知青与延安丛书》承载了他们中很多人的故事、回忆与心路历程。如果说知识青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那么北京赴延安的知青群体又尤为特别。从北京赴延安,是下乡,也是回到红色中国的精神家园;从延安回北京,则是重新走了一遍中国革命和解放的历程。在这当中,延安被赋予了“广阔天地”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意向,与之相应,两万八千名北京青年则同时经历了“下乡”与“寻根”的旅程。与同类作品相比,将北京知青的延安岁月记录下来,也许有着更丰富的滋味。

        可以预见,这套丛书肯定会引起有知青经历的人们的共鸣,同样值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者们解读。但我想,也应该有更多的年轻读者读一读它,关注一下这群四十年前的同龄人。毕竟,这段记忆不只属于一代人,它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文化背景、时间维度,也展现了一种在荒原上开山拓路、寻找自我的青春。而后者,正是高考恢复、教育正规化后的几代人所陌生的成长方式。

        更何况,代际理解从来都是社会共识的重要组成。几代人的情感能流动起来,才有绵延不断的文化史。(本报评论员 刘文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