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密云县城65公里的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坐落在巍峨的雾灵山脚下,是北京市最早看到阳光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位教科学的教师李二伟,出于对教育的执着和对科学的迷恋,利用废弃物制作各种科学教具300余件,激发了大山里孩子的创造灵感,被学生赞为最有魅力的老师。
用废弃物自制教具300余件
“先注水,注意注水量,插上导管,用充气筒向导管里充气。”科学教师李二伟正专心致志地指导着学生操作水火箭的发射。
随着“三、二、一”的口令,火箭噌地冲向天空,至最高点后,随着两个降落伞打开,火箭箭体缓缓落下。这些不同寻常的实验教具,都是李二伟和学生一块儿,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制作的。
说起自制教具,李二伟说,这还得从12年前说起。2002年,他教小学的自然课。讲到“风的形成”这节课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教具,他反复地给学生讲原理,学生还是一脸茫然。这种抽象的知识对于大山里的学生来说,的确难以理解。他突发奇想:“何不自己做一个?”
于是,李二伟自己画图、设计,找材料,改了又改。两个月后,第一个自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终于诞生了。箱子是用废旧木板钉成的,玻璃管是废弃的灯管,小风车是自己叠的,箱子里,房屋、树木活灵活现。李二伟说:“点上蜡烛,热空气上升,就会带动玻璃管中的风车转动,同时冷空气就会从这个洞里补充进来,点上香,就能看出空气流动的方向。”直到现在,这个教具还会出现在课堂上。
尝到自制教具的甜头后,李二伟的小制作一发不可收拾。12年来,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了科学教具300余件。一间展室里,摆满了他和学生的作品。
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在学生眼中,李二伟是一位极有魅力的老师。“我非常喜欢上李老师的课,他总能带给我们惊喜。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带给我们无限欢乐。”学生魏郭庆说。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李二伟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材料,把自制教具引入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看到这么多好玩的教具,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李二伟说,很多孩子一回家,就找身边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动手能力也大大增强。尤其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最为受益,获得的成功体验也最多。
课下,李二伟还组织学生开展趣味科技活动,带领住宿学生开展航模制作,组织航模比赛;举行“水火箭”和“气火箭”的制作和发射活动,有些学生还荣获了市县级“科技制作小能手”等称号。
近几年,李二伟制作的“风的形成演示箱”“太阳能的利用演示教板”“昼夜交替演示箱”“通电螺线管中磁场”等教具频频获得市县级奖励。2011年他被评为北京市装备系统自制教具市级骨干教师。
李二伟的家离学校有90多公里,他常年住在学校,把心血都放在了教学上。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他将把自己对教具的热爱演变成学生的主动探索,实现一个山区教师心中的教育梦想。(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