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8日 星期六

    特别报道

    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世代相传

    ——访缅甸国际战略研究所联合秘书吴钦貌林

    汤先营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28日   08 版)
    吴钦貌林

        今年是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领导人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缅三方商定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缅甸总统吴登盛将于6月27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缅甸外交部下属的缅甸国际战略研究所联合秘书吴钦貌林先生。

        在谈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时,吴钦貌林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基于中、印、缅三国的现实需要产生的。它是指导三国和平相处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三个国家伟大的领导人以非凡的智慧创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过去了,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准则被广泛应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外交系统工作了一辈子的吴钦貌林说,缅甸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之一,也是这一原则的践行者。自1948年独立以后,缅甸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老一辈缅甸人如今提起中国总理周恩来、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由来,仍然津津乐道。他说,老一代领导人创造的精神财富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铭记在心,共同维护好三国的和平友好大局。现如今,缅甸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将来政府还需在基础教育中加大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宣传力度,让广大青少年更加了解这一原则的历史和意义,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世代相传。

        近年来,东亚地区海上争议不断升温,对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吴钦貌林先生指出,现阶段本地区出现的一些问题,正是某些国家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带来的后果,这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他坚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处理现阶段的海洋争议仍具有指导意义。

        实践证明,解决国家间争端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和平谈判,如果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任何挑战和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中、印、缅三方应保持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挑战。吴钦貌林今年5月赴华参加了国际研讨会,他谈到中国的发展成就时赞叹不已。他欣喜地看到,印度新任总理莫迪提倡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缅甸新政府也致力于同中印发展友好关系。当下正在酝酿中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将给中印缅三国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吴钦貌林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国际战略研究所将派4名成员赴北京参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纪念活动的相关研讨会。

        吴钦貌林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的纪念活动是一个重要契机。6月28日和29日,中、印、缅三国领导人将齐聚北京,共同出席纪念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国应加深理解、维护友谊、促进合作,继承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三国合作的新篇章。

        (本报仰光6月27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汤先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