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积极应对周边安全形势变化,我国加强全民历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努力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重大战略举措。
日本侵华战争的发动者是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他们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实行野蛮屠杀和掠夺,带给受害国人民以极大的伤痛,同样也使本国人民深陷战争苦难。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和仁爱之心,包容和理解日本人民所受的压迫,宽恕和原谅他们在军国主义胁迫和煽动下所犯的罪行。1946年5月7日开始,中国在东北葫芦岛实施的百万日本侨俘遣返行动就是最好的说明。在持续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忍受战后国内物质极度匮乏的现状,宁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调用大批粮食、燃料、药品和交通工具以供遣返之需,据日侨俘管理处《经费移交对照册》记载:“1946年5月至7月的遣侨经费开支共147119218元。”
以德报怨、睦邻友好、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前,遣返处长李修业将军在视察遣返日侨俘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回去之后要仔细地想一想、比一比,你们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中国人是怎样对待你们的?希望你们以后只带友谊来,不要再带刺刀来。”今天,我们设立国家纪念日和公祭日,绝不是为了动员人民拿起刺刀,而是期望在人民心中筑起一道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精神盾牌”。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包括日本人民的支持和援助。日本作家绿川英子,曾经在中国国际宣传处担任日语播音员,当时东京的一家报纸因此恶毒咒骂绿川英子是“娇声卖国贼”,而周恩来夸奖她说:“日本军国主义把你称为‘娇声卖国贼’,其实你是日本人民忠实的好女儿,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今天,这场战争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战争苦难的亲历者、幸存者、见证者相继离世,如果我们不能够永远铭记历史教训,必然将面临可能到来的战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