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青海湖南边的同德草原上,尕巴松多镇贡麻村吉太加的新房里,暖意融融。“今年开始,我们一家7口人再也不怕受冻了,感谢党的关怀!”在此之前,吉太加一家住在用石块、泥巴搭建的简易窝棚里,冬天里使劲烧牛粪,窝棚里温度还是很低。今年,贡麻村全村牧民住进了国家扶贫项目所建的新村,国家给每户补助6.6万元,牧民自己只掏一万多元,就可以住进水泥钢筋结构的新房。
贡麻村的变化只是青海藏区发展日新月异的缩影。
国家的支持与青海的决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国家的全力支持和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以及青海省委、省政府锐意改革的决心,还有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一心。
201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二五”支持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规划共安排项目135项,总投资达2365亿元,其中“十二五”投资总量1561亿元。
2010年,对口援青工作正式启动,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省市和21个中央国家部门、13家中央企业分别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6州、33个县,100多名援青干部全部到岗赴任。大批援青资金进入青海藏区,近百个对口支援项目落地。
为确保青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青海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制定了“三区战略”。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这样诠释“三区战略”:“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增大青海绿色发展的竞争优势;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增大青海生态贡献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增大和谐的政治优势。”这清晰地回答了青海藏区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的问题。
循环经济生态保护效益凸显
青海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建设,改革了以前资源配置办法,把各种有关联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而资源地当地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
青海山金矿业公司获得了都兰县沟里乡黄金矿的开采权。为构建和谐的企地关系,山金公司2010年底垫资建设了70公里输电线路,结束了沟里乡不通电的历史,用数百万元援建定居点供暖工程,对藏族群众提供免费集中供暖服务。
企地双方还力图提高当地藏族居民的“造血”能力。2011年4月,山金公司与沟里乡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都兰金沟里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80%的股份归沟里乡合作社所有,工作岗位全部面向乡里招聘。公司成立之初,就为全乡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从2005年8月正式启动实施至2012年底,累计投资75.4亿元。三江源区的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4年至今,项目区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藏区社会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尽管经济和财政实力弱,但青海“钱袋子”对民生支出毫不吝啬。在高效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青海的“小财政”始终不忘高度关注“大民生”。2012年青海省民生支出157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青海坚持从藏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民族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新医改无疑是青海社会事业改革的最大亮点。新医改实施以来,青海改造建设了40个县级医院、94个乡卫生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1个村卫生室;一次性解决了条件最艰苦的青南藏区285个村卫生室“空白”问题。
在青海藏区,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记者在玉树州杂多县城萨呼腾镇采访了解到,这个人口只有5.8万人的纯藏族牧业县有17所学校。在第一民族完小里,11岁的顿珠旺加对记者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到北京去上大学。”(本报记者 刘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