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之道,识人为先。自古以来,识人都存在“德考”困境。用人,前提是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识人选人。但这个“德”,内在而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决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识别出来的,它需要经年累月的考察和检验。
正因为如此,白居易在《放言》诗中写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事实上,辨识人才七年也未必算久,有时甚至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
历史上的周公是好人,忠心为国,却遭到一些人的流言蜚语;而西汉末年的王莽,为了篡位为帝,伪装得谦虚恭谨,使不少善良的人被蒙蔽。这也正应了白居易接下来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诗句深刻地提醒我们:一时的考察人才,难免出错;只有长时间地考察,才能分辨出才德的真伪。
识人,重在考察其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球类比赛有上下半场之分。上半场表现好,下半场表现不好,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识人也一样,不仅要识其“上半场”,更要识好“下半场”。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带病提拔,或者腐败落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人者没有识好他们的“下半场”。曾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到最后“渐次豪奢”,因爱吃鸡舌每餐耗费活鸡达三百多只。可见人的德是会变化也会滑坡的。
黄炎培曾提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即“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历史周期律,同样也是人的周期律。人在上升阶段,需有领导的提携,同事的帮助,往往德的方面较为谨慎,表现也较为突出。一旦富了、贵了、有权了,往往就会有所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成为了识人的一个“拐点”。如果人才仍能一如既往,则是真德才;如果大不如前,甚至忘乎所以,则不能说其有人品官德。
当然,真德才者,会一生坚持操守,保持为官做人的品行和境界。毛泽东在一首诗中称赞罗荣桓元帅:“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罗荣桓一辈子接受检验、经受考验,言行如一、前后一致,可谓德才兼备的楷模。
如何突破“德考”困境?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识其全部表现,考察每个阶段,才能防止“红色外衣”下的“道德伪装”。具体如何实施,古人同样给了我们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思路。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的德考标准;庄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的“九征”之法;李悝“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的识人五法;诸葛亮“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的七条识人之道……
诸如此类的识人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结合时代,着眼实际,科学运用。只有做到全方位全时段全维度地考察人、识别人,才能选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从而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