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观澜

    没魂走不远

    作者:徐则臣 (北京)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1日 16版)

        经济、生态、文化,这是我们总挂在嘴边的热门词。仔细琢磨,若把这三个词拆开来单看,我是外行,一个都说不明白;若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则与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细节息息相关,亲近之感顿生,又引人深思。

        我们身处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21世纪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另外两个关键词,即经济发展、酒足饭饱之后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如今,生态环境越发谈得多了:要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健康、雅致、舒适;节约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不提前砸了子孙的饭碗;该环保的环保,让自然的回归自然……并非大家的思想认识骤然提高,而是这些年大自然反常的风吹草动令人心惊:大的如全球变暖,如核泄漏危机,如化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污,如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城市沙尘暴问题,如北京日渐枯竭的地下水,如珍稀动植物已然和正在灭绝。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整个中国经历了据说是140年来最为炎热和漫长的夏天,全中国的人都热得伸长了脖子,空调和风扇加班加点地转。原因谁也说不好,但把它归入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没有问题的。不管有多少经济发展的借口和说辞,如果土地再也长不出好庄稼,庄稼再也不能放心地养活人,如果江河湖海非旱即涝,一年四季忙着消失和改道,那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杀鸡取卵式的发展越快,欠下大自然的债就越多。

        这些和生态有关的大问题令全社会忧心,但说到底可能是笔糊涂账,找谁谁都觉得跟自己没关系,那么说说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小问题吧。比如养狗,这本来很好,但就在我所住的小区里,庞大的遛狗队伍只管把自己的宠物牵出去排泄,爱心泛滥者甚至会用湿纸巾给狗擦屁股,但他们不负责处理遗留问题,任一堆堆狗粪在各个角落展览,包括小区里唯一令人赏心悦目的那条鹅卵石小路。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指“家”(House)或者我们所处的环境,起码这是“生态”一词众多义项之一。看来,我们的确在“生态”——最日常、最基本的生活细节上出了问题。随手处理一下狗粪,是不能也还是不为也?大问题解决不了,小问题解决不好,这大概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生态”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做派。

        “狗粪”一类又能归入人文的范畴。在我粗浅的理解里,“文化”显然有更为宏大的抱负:有钱了,撑起体面的不是一身好衣裳和鼓鼓囊囊的钱袋子,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之间是个文明人;是物质、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非简单一个粗俗的暴发户;要把挣钱修炼成一门优雅的学问,而不是穷凶极恶地抢银行。至于刚才讨论的“生态”,那就应该是,这个有钱人所过之处没有掘地三尺、雁过拔毛,而是山依旧青,水继续流,还是鸟语花香,还是山水相济、天人合一。

        这个前景无比美好,只是路还很长:全球变暖、沙尘暴问题必须放在心上,我们身边的小问题,比如狗粪的归宿等也需要解决。但路再艰险路再漫长,都得走。印第安人有句话说得好:别走得太快,等等灵魂。转换到我们这个话题,那应该是:别只盯着经济发展,把生态和文化的灵魂落下了——没魂的从来走不远。

        (作者为青年作家、文学编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