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近期推出了“出境游 讲文明”和“文明出境大家谈”两组报道。前一组请导游、领队现身说法,侧重树立正面典型,普及出游礼仪,后一组由专家、学者批判点评,抨击出游陋习,呼吁文明出游。报道一出,中国人出境游频现不文明行为的问题再度引人思考。
其实,中国游客名声“不好听”已非一时半刻。一位美国朋友曾对我说,爱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乱丢垃圾、损坏文物,成为中国游客留给他们的刻板印象。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却给外国人留下如此印象,实在令人尴尬。
实际上,旅游陋习在国内的游客中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已是司空见惯。只是国人出境游频现陋习,丢了中国人的“面子”。今天我们倡导出游文明,就是要把失去的“面子”挣回来。可提倡文明出游,绝不只涉及“面子”,往大说关乎国家民族的尊严和形象,往小说体现个人的水准与修养。不管出不出境,外出旅游都应该讲文明。古人常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在国内“不拘小节”,出国后又怎能做到“谦谦君子”?文明出游,提升国民的整体修养才是根本。
要提升国民的文明素质,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每个人的自觉修行。有媒体称,到2015年,我国出境游人数将突破1亿人次。面对如此庞大的出境群体,光凭旅行社印发出游手册和导游、领队苦口劝诫,势必难收其效。提升国人文明素养,培养游客的游行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公德教育和公共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逐步建立起必要的惩戒制度,以此来规范旅游行为,增强文明意识。(北京读者 白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