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1日 星期日

    速写呼啸山庄

    作者:赵 蘅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1日 11版)
    艾米莉故居(淡彩)赵 蘅
    勃朗特故居(速写)赵 蘅

        我和母亲杨苡合作完成《呼啸山庄》少年读本的那天,是在她的病榻前。再次重温英伦西约克郡萧瑟的旷野气氛,我说咱俩怕是走不出呼啸山庄了。

        此刻,这张来之不易的速写就摆在面前,仿佛还带着冰冷的潮气。它带我回到很远……

        一九五四年,我家搬到南京陶谷新村21号刚一年,那天雨夜,九岁的我一定睡熟了。

        母亲事后写道:“窗外风雨交加,一阵阵疾风呼啸而过,雨点洒落在玻璃窗上,宛如凯瑟琳在窗外哭泣着叫我开窗。我所住的房子外面本来就是一片荒凉的花园,这时我几乎感到我也是在当年约克郡旷野附近的那所古老的房子里,我嘴里不知不觉地念着Wuthering Heights……苦苦地想着该怎样痛切悟出它的意义,又能基本上接近它的读音……忽然灵感而降,我兴奋地写下了‘呼啸山庄’四个大字!”

        世界名著《呼啸山庄》中文书名从此脱颖而出,杨苡的译本也被誉为最好的版本而畅销不衰。可惜多年之后,那幢陶谷新村老房子被夷为平地,母亲的灵感,我童年的梦,仅剩回忆。第一次接触《呼啸山庄》,我只有十三岁,读不懂痛苦却被痛苦震憾。十五岁那年我躺在京郊龙王头村的炕上,已经能向美院附中同班女生大段复述了。

        一九九三年,母亲的中译本几经周折藏入原著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家族博物馆,怀特女士代表该馆写信向母亲致谢,这封信便成了我后来寻访《呼啸山庄》诞生地的唯一路条。一九九六年那个寒气逼人的冷秋,我不听劝阻,执意只身从伦敦北上前往陌生的约克郡豪渥斯(Howors)地区,足以说明我对母亲呕心沥血译著的虔诚。

        一路颠簸,终于找到豪渥斯镇墓园,顾不上去看那些墓志铭,因为一墙之隔的两层石砌楼房已呈现眼前。院门悬着镂空的BRONTE PARSONAGE MUSEUM字样的铁艺标志,这个载誉世界文坛的英国家族人去楼空,正吸引我走近。

        中译者杨苡女儿的身份让我免费参观并获得一本介绍本馆的彩色图册。楼内共有十间屋。勃朗特先生的书房,老派英国绅士的陈设。妻子为他生下六个孩子,撒手人寰那年,《呼啸山庄》原著者小艾米莉刚满三岁。第八间是她的卧室,雪白床罩的小床仅离几步远,能闻到这个敏感忧伤女孩的气息。

        鳏居后的勃朗特先生把女儿们一个个送入可怕的寄宿学校,但这并不能阻止她们寻找快乐。艾米莉画过一张速写,画面里的两个女孩坐在客厅方桌前读书写作,熟悉的线条,大大缩短了我和这个英国天才女孩的距离。老牧师收入微薄,艾米莉每日起身最早,边做活边学习,比如在厨房里插空自学德文。我惊异于她也喜欢同时做几件事,并记录下瞬间掠过的思绪火花,和我一样。

        我是那天故居拜访者最后一人。在大不列颠岛西北部的深秋之夜,我啃面包就着凉奶,栖身在这里。“风的呼啸声和树枝敲打窗户的声音”,令我猛然想起译著开篇,房客洛克乌德先生拜访呼啸山庄的遭遇。

        译林出版社的精装第一版里,选进了Fritz Eichenberg的黑白木刻插图,而不是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其中一幅是洛克乌德魂飞胆破翻倒在橡木箱上,扒窗欲进的女孩不停哀哭:“让我进去,让我进去!”女主人公凯瑟琳饱尝别离苦痛既是自己酿成,又无法逃出社会不公的陷阱,最后“只能在自己编织的罗网中死去。”母亲最得意的译句在书尾:“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艾米莉未曾婚恋过,却奇迹般写出深刻的爱情。一八四八年艾米莉在哥哥葬礼中受了风寒,临终早晨,她拒绝看医生,继续做事。中午她突发气喘唤来医生,可太迟了。她才二十九岁,只写了一部书。起初“《呼啸山庄》的出版并不为当时读者所理解,甚至她自己的姐姐夏洛蒂(《简·爱》作者)也无法理解艾米莉的思想”。

        第二天清早寒意转雨。餐厅石墙上挂着有勃朗特三姐妹肖像的壁毯,小镇上处处是她们的印记,勃朗特家族已成了全镇的荣耀。

        离开前只剩下一件事,我要画张故居速写,才不枉费此行。冷雨扑面,淅淅沥沥滴在本上,纸湿了,变软了,深蓝色圆珠笔迹吃力又模糊,就像这段遗迹斑驳的历史。走到汽车站雨点更猛了,夹着雪,等车时又勾勒了一张令我眷恋的小镇。回程一路,满脑子仍是一百五十年前创造文学奇迹的英国女孩——艾米莉。见过母亲为读者签书的热烈场面,她的白发,她的微笑,我好像刚懂母亲为什么单选这本书来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