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老城的清晨》这幅画作,它总会带我走进名著《一千零一夜》的诞生地——也门首都萨那。
萨那位于海拔2200米的山谷里,鲜花四季绽放。萨那的老城区,有着2000余年的历史,方圆5公里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记载,在7世纪和8世纪期间,此城成为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中心。
从住宿的酒店步行约20分钟,就可到达老城区。我几乎每天都会带上速写本和照相机前往,神秘的老城每去一次,都会让我收获不同。老城的建筑高低错落,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摩天楼,它们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商品交易,带给这里曾经有过的富裕。棕红色建筑物上,用白灰泥装饰着特有的阿拉伯几何形图案,丰富而多样;窗子上部大多是半圆形设计,其图案精美,很难看到雷同,窗玻璃更是五颜六色,融入了地中海地区的特色,显示着这里是一座多样文化融合的城市。
在弥漫着丝绸之路余香的窄小街道穿行,与身着阿拉伯长袍的人们摩肩接踵,仿佛自己走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里。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形色各异、晶莹剔透的阿拉伯首饰、金色的神灯……这些昔日曾在画册中摹写到的物品,此刻却触手可及。
香料仍然是这里的特色商品,走进街边的一家商铺,店主热情地向我展示他这里的特色——乳香,这曾是丝绸之路上令阿拉伯半岛富裕繁荣的热销商品之一。琥珀色的乳香点燃后释放出甘甜宜人的香味,据说这种香味有净化身心的力量。寻着烤肉的香味,来到街边一家小餐馆,要上两串烤羊肉,一份阿拉伯薄饼和汤,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观望着街边往来的行人。街上,成年男子们尊崇传统,身着白色长袍,头缠围巾,在腰带间配饰着一种名为“疆匕牙”的刀,刀形为夸张的弯钩形,刀靽、腰带上都有华丽的装饰,不同的装饰显示着不同的地位。传说疆匕牙刀是古代示巴王国时期士兵的武器,今天已演变为也门男人灵魂的象征。成年女性除了眼睛和手,其他部位全部被黑色长袍覆盖,她们怀抱或牵着的孩子都异常美丽可爱。
在一条僻静的街巷,看到挂有骆驼标牌的小门,吸引我踏了进去,这是一间不大而且昏暗的油坊,空气中飘着油腻的味道,唯一能让自然光透进房间的,就是这扇小门。一只高大的骆驼被蒙着双眼,拖着磨盘在小屋里不停地转圈,听着它沉重单调的脚步声,不禁令人产生凄楚之感。它没能像昔日的祖先一样,伴着叮当的驼铃,驮着丝绸或香料等物品,往返于茫茫沙漠间。在新的时代,骆驼们的使命将会发生怎样变化呢?
傍晚,登上老城一幢高楼的屋顶,当时正是彩霞满天,全城都笼罩着橘红色,建筑物上白色装饰图案,犹如镂空的织物,将红色建筑物包裹,与柔美的彩云,构成绝美画卷。心中顿生的感动令我端起照相机,快速定格眼前的美景。此时,四周宣礼塔传来了洪亮的唤礼之声,陪同我来此的也门文化部翻译阿朗,匆忙地说了句什么,就快速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摆好脱下的鞋子,面对麦加方向虔诚地跪了下来。
最能打动我的,还是老城清晨的气息。上学路上的孩子们,沐浴在朝阳之中,他们天真烂漫,争着让我拍下最灿烂的笑容。在孩子们对我友好的话语中,我只听得懂一句“休克朗”,是“你好”的意思。
回国后,我以萨那老城为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中,《老城的清晨》描绘了在晨光照射下,一群女学生身着绿色的长袍,头裹白色的围巾,从街巷深处走来。绘画中,学生们欢快、青春的笑脸总是浮现于脑海。我用宽阔的笔触,明亮的色彩,把萨那老城留在心中的那份难忘与美好,尽情在画布上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