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

    名作赏析

    萨尔瓦多·达利《记忆的永恒》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9日   12 版)
    1931年《记忆的永恒》(油画)萨尔瓦多·达利

        《记忆的永恒》是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因为这个画面在我们头脑中很难被抹去。在这个凄凉而漫无边际的梦境中,坚实的物体莫名其妙地变软,金属变得像腐败的肉,甚至招来了蚂蚁。达利娴熟地控制着他称之为“愚弄眼睛的技巧”,用一种他所谓的“最不容辩驳的精确性”去描画,为的就是“对混乱进行秩序化,从而使现实世界彻底失去其可信性”,这是标准的超现实主义的追求目标。然而画面中也包括一些指认得出来的现实:远处金色的峭壁是卡塔罗尼亚的海滨,达利的家乡。

        那些无力的钟表就像发酵时间过长的奶酪一样柔软——用达利自己的话说,它们是“时间的卡门奶酪”。在这里,时间必须失去它所有的意义。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永恒性:蚂蚁,达利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代表着衰败,怪诞地表现出有机体的特性,尤其当它们啃噬一块金色钟表的时候。那个奇形怪状瘫在画面中心的怪物,看上去既另类又似曾相识:其面部轮廓与达利的脸非常近似,甚至还有些性感;同样的东西还有那只似是而非的舌头状的东西,它像一只肥硕的蜗牛,从这只动物的鼻子里淌出来。

        着手创作这幅画的前一年,达利已经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妄想狂批判方法”,对自己炮制的精神幻象加以处理,用以进行艺术创作。“我与一个疯子之间的不同,”他说,“就是我不疯。”

        作者简介:萨尔瓦多·达利(1904年—1989年),西班牙画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