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用心说话 话说心上

    ——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华瑞兴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26日   03 版)

        “和老百姓在一起,任何时候,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都不能扮成‘传声筒’,脱离百姓生活空谈理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我深入百姓生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无锡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华瑞兴说。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致力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传播,一讲就是37年。

     

        一支笔、一本记录本,是华瑞兴理论宣讲的“必需品”。37年来,华瑞兴走遍了无锡的大街小巷,为基层干群送去理论宣讲1000场,其听众超过50万人次。

     

    学习是用心说话的前提

     

        “谁都知道要‘用心说话’,这四个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肚子里没有货,脑袋里没有想法,再有心也无力,只能干着急。”华瑞兴说。在他看来,学习就是氧气,支撑着理论宣讲的生命。

     

        “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老百姓听我讲,也是我向他们学习。”华瑞兴笑着说。一次宣讲间隙,几名听众围着他,说他讲得特别好,就是标题太长,有些遗憾。回去后,华瑞兴反复琢磨,之后的每次宣讲都要问问听众标题怎么样,按照听众的意见逐步修改,反复实践,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旗帜要红、定位要准、联系要紧、标题要短”这套宣讲工作操作法。

     

        近年来,华瑞兴撰写了45万多字的理论文章和学习心得,起草制作了100多份宣讲讲义和课件,撰写了《中华文化警示格言》等8部专著。

     

    老百姓松开的眉头,是对他最好的嘉奖

     

        “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我努力做到紧贴老百姓的生活讲理论,讲对老百姓有用的理论。”华瑞兴说。

     

        一次,在宣讲快结束时,一位农民从台下递上来一个皱巴巴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为什么农民看病又贵又难?”散场后,华瑞兴叫住那位农民。华瑞兴告诉他,医疗卫生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应该认清是在什么环节上出了差错,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他还结合无锡市在医疗方面的惠民政策,对医疗卫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分析。老农听着连连点头,紧缩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从事宣讲工作37年来,华瑞兴获得的荣誉证书堆起来有一米多高,而在他看来,老百姓的笑容、松开的眉头才是对他宣讲工作最好的嘉奖。

     

        宜兴白塔村曾是经济相对薄弱的扶贫村,利用周末时间,华瑞兴常去白塔村调研,搜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把意见讲给村干部听。在那里,华瑞兴讲的最多的就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理念,并提倡党员干部发挥“领头羊”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白塔村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之路,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到底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华瑞兴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步伐从未停歇。他总是走到哪儿讲到哪儿:他不厌其烦地为青少年讲“学习是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为父老乡亲讲革命家的故事;他做客宜兴“善文化”道德讲堂讲《加强作风和效能建设》……

     

        “我听过华团长多次宣讲,他讲课活泼、形象、生动,在他口中,再枯燥的内容也能变得幽默风趣。”这是听众王文婷的真心话。

     

        “我们有个梁溪讲坛,一直邀请的是上海、北京专家,有次请华瑞兴来讲课,大家听了以后说没想到无锡的老师讲得也很好!”这是无锡滨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巢碧莲对他的赞赏。

     

        在华瑞兴的记录本上,有这么句话:“我会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到底。”这正是他的真实写照。(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许 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