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新疆高校流行“微文化”

    ——年轻人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与表达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8日   05 版)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及五四青年节期间,以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等“微文化”形式过节,在新疆高校流行开来。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研究生导师张维刚认为,新疆“微文化”最早也是在从事电影、小说、话剧等创作的高校学生中出现的,他们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作品后,受到广泛关注后,才有了“微文化”产品的兴起。而“微文化”产品的兴起,开拓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高校“微文化”产品的涌现

     

        2008年,在“创意中国”全国青年原创DV大赛中,新疆艺术学院DV作品在大赛中首次亮相,标志着新疆“微文化”产品开始走向全国。随后,新疆各高校陆续出现了“微文化”产品,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2012年,由新疆艺术学院成功打造的“微话剧”《水晶心灵》在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突出重围荣获惟一的特别奖,他们创作的《一网情深》“微电影”,在百度视频中一经播放,就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扬。

     

        喀什师范学院的师生也创作了“微电影”《最帅新郎》,让更多的网友看到了新疆喀什的风情。

     

        “微文化”是新媒体和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文化形式,它是在传媒技术现代化、信息碎片化、生活节奏快餐化的当下,人们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结合的文化产物,它开拓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微”是这类文化产品的本质。正是由于篇幅短小,周期短暂,决定了这一类文化产品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受众群体,并能让受众产生继续观看的兴趣。可以说,“微文化”产品对内容制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一般不仅要求内容新鲜有趣,而且要贴近日常生活、流行观念以及社会现象的热点话题。张维刚分析说,新疆各高校“微文化”的发展壮大,一是说明这种文化形式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同,另外也说明这种文化形式具有很大的市场响应。

     

        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4月底,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影视文学11级的学生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专门座谈“微电影”,希望通过新疆大学刚刚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成立的影视人才培养中心这个平台,联合地方影视传播公司,共同完成对新疆本土“微电影”题材的开发与产品转化课题。

     

        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副院长姬彬认为,当身边出现一些触动我们神经末梢的事件和现象时,越来越多的大众会用拍摄微影像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诉求。“微电影”通过网络和手机平台进行传播,比影院电影更加贴近普通民众。

     

        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一位学俄语的学生张莉近日动手创作了一部只有2000字的小说《谁的大学不曾“二”》。记录了一位大学生在外求学遇到的酸甜苦辣。网友“那个夏天很远”看了后留言道:这样的大学生活我也有过,虽然文字很平实,但真挚的情感让我喜欢。张莉谈起创作灵感时说:“因为我被生活中的一件事触动了,所以才有了写‘微小说’的欲望。”

     

        新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班的王薇最新出炉的“微电影”《云朵》,给人的印象是:琐碎、跳跃。15分钟的短片里,记录了2011年在赶回学校的途中遭遇车祸而不幸丧生的同窗“云朵”短暂的大学生活。“云朵的突然离世,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我感到痛心,也总想为她做点什么。”这就是王薇创作的初衷。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影视文学班的几位同学正忙着创作一系列微型故事、微型剧本以及微型纪录片脚本,他们在谈起创作动力时,异口同声地认为,“微文化”产品创作是生活激发了他们的灵感。马紫涵说:“虽然微电影的制作比起普通电影相对要简单一些,但事实上要想做好一部出色的微电影也颇有难度。毕竟,对于一部电影,人们关注的可能是宏观的效果,而对于一部微电影,能够关注的点本身就很小,因此人们对细节的关注就会更细致,这也给微电影的制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微”更有文化魅力

     

        虽说“微文化”产品是日趋快捷的生活节奏下的产物,但它一经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新疆网友“春天”留言说:“微文化”无法形成逻辑完整、结构宏大的表现要求,但别出心裁的零碎片段,让人很容易接受。

     

        新浪博友“杨帆”也有着同样的看法:用手机上网看看“微文化”产品,会让自己多一些开心,同时获得了一些文化信息。

     

        自由职业人越康认为,我在享受着网络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也仍不敢对它完全放心。希望能有更完善的网络监管系统,让我们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在“微文化”产品中,同样能感受到各种文化的魅力。

     

        参与了“微话剧”创作演出的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学生马悦认为,虽然“微话剧”大多排演的是成熟剧目的经典片断,而且排演时间短暂,但它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甚至只要你有兴趣,自己组织三五个人就可以上演一场“微话剧”,这样的文化更有魅力。

     

        张维刚认为,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微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通过看“微文化”产品所获得的精神启迪与情感愉悦,或许并不比看一部电影或其他文化产品少。这可能就是“微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

     

        本报记者 王 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