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中国媒体和观众对一部电影的好评不再是“非常棒”、“好极了”之类的看似有些平淡的客套话,取而代之的是诸如“交口”、“无尿点”、“零差评”之类的新新词汇,它们以近乎不可质疑的真诚向你诉说着影片的好品质。近期上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简称《西雅图》)也被贴上“零差评”的标签。我无心揣度这其中加入了多少商业操作因素,也不想去分析是哪一部分观众代替我们做出了好评。
《西雅图》将“海外生子”的中国现实题材嫁接在美国生活剧的模式之上,讲述了一个浪漫的异国奇遇故事。副业美食编辑实则职业小三的文佳佳为了替大款生孩子跑到了美国,认识了为家庭而放弃医生事业的邋遢大叔Frank,文佳佳在与Frank的接触过程中生发感情,最终引发价值观的反转——钱不重要,真爱才是最重要的。
理论上说,当下的中国是最应该诞生好电影的时刻,因为转型期的社会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令人匪夷所思的真实故事,比如,为买房子假离婚、为评职称买论文、为买奶粉被判刑、为不劳而获当小三……编剧出身的导演薛晓路被朋友讲述的一个“海外生子”的素材所吸引,于是,她最初为影片定的名字是《抛锚西雅图》,“抛锚”一词有一种人生的无奈,这种无奈折射出现实的荒诞。
谁都无法否认,中国的现实题材电影创作早已陷入困境。如何突围?这大概是很多中国导演都会面临的难题。太过现实难免显得沉重,这对审查和投资回报都是极大的考验;但太过类型套路,则很容易使得意义扁平化。很明显,《西雅图》参照了美国生活剧的创作模式,掺杂了诸如《西雅图夜未眠》《玛丽和我》《电子情缘》《漂亮女人》《当哈利遇到莎莉》《真爱无敌》等故事套路。借鉴并无可厚非,甚至应该鼓励。但是,是借“形”还是借“魂”则很考验智商。
在我看来,对一部好电影最基本的要求是气质上的贯穿同一,也就是不能两张皮。《西雅图》在类型上比较工整,但它的别扭之处则在于气质上的拧巴,犹如蓝莓树上结南瓜。如上几部生活剧是生长在美国文化土壤之中,是应美国中产阶级的心理需求而生长出来,此类影片大致面对的是三十至四十岁左右心智成熟的中年人,他们经历着事业上的停滞、情感上的瓶颈,电影给了他们一个情绪的出口。而当代中国还是处于一个财富积累的阶段,社会结构以及人际关系都与美国相差甚远。所以,《西雅图》在拷贝美国生活剧的时候,就会让中国观众,起码是我,感觉相当做作与别扭。小三与大款、海外生子、人工代孕这种原本很现实的戏剧点,都被当做一些小冲突、小浪漫的戏剧依据而廉价处理。当挖断了人物存在的生活根基,套上他国类型片的外衣,也就难以呈现直指人心的情感力量。
举几个例子来说,《西雅图夜未眠》中有一个为父母做媒的小孩子,本片也将其吸收进来,并且成为相当重要的叙事推动力,但是,中国的父女关系是很传统和内敛的,很少有这种模式,所以,当观众一旦联系到该片的原出处时,就立刻会对故事产生一种本能的反抗,因为你是编造,不真实,所以我不愿意跟着你走。另外,影片在文佳佳回到北京的段落也处理得比较粗糙,几个画外音的时空表现也犹如电视剧表现般直接。最重要的时候,它没有考虑本土观众的情感逻辑,文佳佳最后带着孩子跑到美国,居然没有遭遇家庭阻力。当然,创作者可以解释为,那不是重点。然而对于中国社会现实来说,那就是最大的问题,当创作者无意或有意地规避了现实、选择绕道走的时候,那无疑会对影片品质造成极大伤害。
对于《西雅图》,有人给出了一个很深刻又颇有意思的质疑:“中国梦”,只有在美国才能实现吗。很讽刺,也很令人深思。
(作者为中国电影报资深记者,电影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