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光明时评

    “状元”务农树立成才样板

    郭立场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18日   02 版)

        据媒体日前报道,2004年以全县文科状元成绩考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河南范县男子郭可江,毕业三年后,放弃在北京的优越工作,回乡种起了蔬菜,当起了农民。父母和乡亲都对他的决定表示不理解,然而创业一年多后,农场带来的收入已使他成为千万富翁。

        考上大学、拥有城市户口、获得干部身份是农家子弟“鲤鱼跳龙门”的标志,而名牌大学的“精英教育”,往往是扎根“北上广”的现实注脚和一贯法则。中国乡村的边缘化现象,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逃离农村,加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这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劳力严重匮乏,留下的尽是老幼,被戏称为“386199”部队(妇女、儿童和老人)。但郭可江反其道而行之,以“高考状元”的身份离开农村后,又自愿回乡当农民种菜,创造了一年成为千万富翁的传奇。郭可江的成功之路,既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参考,也为边缘的乡村带来了生机,更有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成才之路亦是多种多样。单从工作性质而言,让大学毕业生单纯地务农种菜,无疑是人才的浪费。然而,同样是务农,郭可江的可贵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不拘泥于单纯的传统农业作业,在自己的农场里推广“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循环模式,在北京海淀、丰台、朝阳等地区设立了四个有机蔬菜销售点,在北京注册开通了网站,创立自己的“老家菜园”品牌,创造了数千万元的财富。郭可江带给大学毕业生的启示是,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高起点”,只要是金子,在农村同样能发光。

        中国要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三农”是关键。这就要求,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时不能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要把农民收入问题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相联系,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多一些郭可江这样的有志青年,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便更有希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均衡发展便更有希望,现有的“城市病”和“农村病”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