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信息与动态

    “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13日   11 版)

        为了进一步探索闽南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传承创新走向,更好地为海西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层面的理论支撑,为闽台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提供历史基因和文化动力,12月1日至2日,由泉州师范学院和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福建省社科界联合会第九届论坛“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台湾成功大学、厦门大学等17个大学和研究所、博物馆的学者提交了54篇论文。会议围绕闽南方言文化、家族文化、民俗文化、闽南建筑文化、南少林武术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华侨文化、铁观音茶文化、闽南文学与地方教育等论题展开热烈研讨,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多维度探索闽南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承、流播、创新和发展。

        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肇端于汉,多元层叠——关于闽南文化的形成问题》的主旨报告。报告在对闽南文化形成中相关概念的理解、问题的焦点和方法运用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就“闽南方言和文化形成的五种不同观点”和“闽南方言和文化的一体多元和多次融合”两个话题,探索了学者们对闽南文化形成的认识差异及其背景原因。林华东认为“族群历史和方言来源是考证族群文化形成的最重要依据”。他在阐释福建族群和文化形成的史实的基础上,解析了闽南文化发源地——泉州文化形成于汉末的历史及悠久发展历程。报告对闽南族群的形成发展和闽南文化的一体多元的论述,为闽南文化的源流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研讨基础。

        厦门大学陈支平、台湾成功大学陈玉女等12位教授分别向大会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与会学者指出,闽南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上千年来,闽南族群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推陈出新。随着闽南族群向台湾和海外的发展,闽南文化同时获得播迁、创新和拓展。闽南文化已经成为维系海峡两岸民众的精神纽带,成为联系海外华侨的重要桥梁。近年来,闽南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热点,当前,若能把闽南文化史的研究与文化建设实践更进一步结合起来,在建设性与批判性上能够体现更科学理性的思考,在继承性与创新性上能够体现更深层次的分析,在拓展性和务实性上能够体现更广阔的视野,那么,闽南文化的探索将会有更开阔的天地,闽南文化的研究一定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贡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今天,在东南亚乃至世界160多个国家,都有闽南人的足迹,都可以听到闽南人的声音,感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这些都生动展现了闽南文化的国际性,说明闽南文化不仅是地域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闽南和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台湾早期的开发,到两地的家族血缘、传统习俗、思维观念、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等,都可以找到闽台两地血脉相连的印迹,闽台关系不仅仅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文化足迹,还可以从地方文学中发掘出文化的深层次元素。(陈燕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