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

    经济观察

    就业转型正当时

    作者:张丽宾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04日 16版)
    年底大学生应聘忙。CFP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业已迈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就业环境和就业矛盾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就业格局正处于转型进行时中。

        变化之一:就业结构悄然转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虽然就业总量仍在增加,但就业增速在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在导致就业结构悄然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的新增就业需求日益旺盛,而传统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流失不断增加;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梯度转移导致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中西部地区回流,中西部地区新增就业增速远高于东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社会化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业正在加快发展,导致服务业就业比重持续提高,2011年服务业就业占比为35.7%,北京、上海等地的服务业就业占比超过50%。

        变化之二:就业导向正在向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转变。从数量就业到素质就业、从灵活就业到稳定就业、从扶持就业到鼓励创业,全社会的就业导向都在转变。劳动者的权益意识不断增强,对劳动报酬水平、工时、劳动条件、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人宁可收入低些,也不愿到苦脏累险的岗位工作,一些待遇相对差的小企业越来越少人问津;有些人随时准备着转换到更好的工作;有些人宁可不工作,也不要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或主动开始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想方设法吸引并稳定职工队伍。创业意识和风气日益变浓,崇尚创业正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变化之三:人力正从资源向瓶颈转变。随着劳动年龄人口逐步达到峰值,劳动力的数量优势日渐减弱,素质瓶颈却日益凸显。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产业普遍面临人才瓶颈,首先是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发展领军人才;二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技能的劳动者还没有相应的培养机制;三是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进入企业还需要再培养,很多企业开始自办大学培养人才;四是高技能人才常年供不应求,这些年所有相关行业全线短缺焊工,一些职业薪酬过万也招不到人。企业反映,最缺一线的技能劳动者,最不缺的是文秘、管理人员。由于劳动力的素质不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使得劳动生产率难以在较短时期内大幅提高,因而不可能支撑较高的劳动报酬,人力越来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变化之四:公共服务需求正从发展向提质转变。经济转型和就业转型实际上都是改革的深化,需要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跟进,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向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效能方面转变。很多地方费力引进了人才,却由于子女难以接受到公平的教育、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接续、出国手续办理不便等各种原因,致使人才流失,吸引留住人才的“梧桐树”正是各地的公共服务;行业发展技能人才短缺,但需要哪些工种、需求多少却心中无数;劳动者素质不能满足需要,但如何将职业教育贯穿始终、如何改革高等教育、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却迟迟未见思路和举措……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就业的民生地位更加凸显。2013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以就业为主题,指出就业不仅是消除贫困的主要措施,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而促进就业转型无疑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

        促进就业转型首先要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定政策鼓励青年人学习工程技术专业;将职业教育融入各级普通教育体系;构建以政府公共培训机构为基本框架、社会培训力量为主导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各类成人提供紧缺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大力引进人才。

        其次,要努力稳定就业。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企业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劳动合同,鼓励企业改善劳动环境、劳动者待遇,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坚决纠正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劳动标准制定实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资收入分配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此外,要增强公共就业服务供给能力,通过各种帮扶措施促进各类劳动力实现就业;加大财政促进就业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为实现就业转型提供财力保障。

        (作者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