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的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已有呼声:收复失地、振兴中国,应以大西北和大西南作为大本营。
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已在重庆沙坪坝买了地,盖起教学楼、图书馆、师生宿舍,准备一旦抗战开始,就把南开中学迁到这里。后来果然如此。抗战后期,我曾在重庆南开中学(高中)读过书,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
早在1933年,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就有这样的想法:“北平大学现有农工医法商及女子、文理等五学院,学生共一千五百余人,教授百余人……迁移西北尤为适宜。”时任北洋工学院院长的李书田也筹划将学校内迁至陕西。
1937年9月1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西安,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西安临时大学再迁汉中,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随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国民党一边抗战,一边将矛头对准中国共产党,甚至采取军事围剿,与此相应,对迁至后方的大学则进行严厉的政治和思想监控。特别是西安距离延安太近,国民党对西北联大的监控就远胜于对鞭长莫及的西南联大的控制。
西北联大为何分立五校
新中国建立后西北大学第一任校长侯外庐先生曾在北平大学任教授职,他在回忆录《韧的追求》一书中说:“三十年代初,北平大学法学院汇聚着一批比较知名的进步教授,院长白鹏飞先生肯于容纳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当时该校有名的教授中,有李达、陈启修(豹隐)、陈翰笙、许德珩、章友江、王思华等人。平大法学院的学生也特别活跃。”
当北平大学迁至陕西,成为西北联大的一员,北平大学法学院的革命进步传统影响着西北联大的师生员工。1939年,国民政府电令西北联大解聘沈志远、曹靖华、韩幽桐等十余名进步教授,校务常委、原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先生拒绝执行,教育部催办,徐先生与四十余名教师愤而辞职。西北联大很难继续办下去,于同年解体。
西北联大解体后,考虑到其学科基础,才有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五校之设,此举措奠定了以后数十年间陕西省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
因此,谈“西北联大”,不能只限于存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校史,应扩展至五校之设。这五所大学,虽然各有特色,但它们的办学理念是相同的,这就是——爱国精神、扎根西北、开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