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6日 星期四

    济南法院有个信访诗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6日 14版)

        济南中级人民法院 祁云奎 袁粼:

     

        王茂海经常写诗咏怀,在济南法院系统是出了名的“诗人”。前年5月,院里岗位调整,他走上信访工作岗位,满怀深情写了《离别情深》,一句“真经可知何处寻/唯修厚德多善举”,其敬业精神跃然纸上。一干上信访工作,王茂海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再也停不下来。和他一样,其他干警也是“马不停蹄”地阅卷、了解案情、约请当事人、回访等,使信访干警常处于“赶路”状态。

     

    我们办个诗社吧

     

        一天,王茂海看到同事于因清忙个不停,即兴用手机写了首小诗“清清鱼水草兰兰/上下翻飞竞深浅/何处仙人造美景/同室老于妙手添”发给于因清。他意犹未尽,又“群发”给信访办其他干警。很快,他的诗得到大家的回应。有的打电话赞赏,有的回短信感谢。看到小诗引得大家开心,王茂海忽发奇想:何不办个诗社,动员大家来写诗!他的想法很快得到庭长和院领导的支持。济南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旭光为诗社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信访诗社”。

     

        去年3月,济南中院立案二庭“信访诗社”成立,第一期社刊《信访诗社》收集了信访办干警的20余首诗。“我们写的诗虽然粗浅、直白,却是内心的感受,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使干警们的身心得到放松。”济南中院信访办主任陈清霞说。

     

    诗兴来自“接访故事”

     

        写诗,给了这些忍耐力极强的干警抒发情怀的出口和机会。去年3月间,阴波副庭长正和干警们吃午饭,突然接到老母亲电话,嘱咐他在北京接访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言语中,流露出对儿子的牵挂。挂了电话,阴波突然想起,这天是老母亲的生日!王茂海听后提议:马上给老人拨通电话,大家给老母亲唱“生日快乐”歌。唱完,大家都情不自禁流下热泪。面对此景,王茂海即兴赋诗《异乡问母安》:“午时电话连北南/声音哽咽问母安/维稳北上已多日/内疚忠孝难两全/祝福声声情深深/生日快乐众人喊”。阴波激动地说:“茂海的诗含温带热,是送给老娘最好的生日礼物!”

     

        一次,王茂海接访,得知当事人丈夫病危住院。便和她前去探望,当她在病床前声嘶力竭呼喊丈夫时,受感染的王茂海也一起跟着喊,奇迹竟出现了:没生命体征的丈夫慢慢睁开双眼!松了口气的王茂海这才发现,自己也已泪流满面。回到家,他激情创作了长诗《呼唤》:“生活不总是蜜语甜言/更多的是懂得承担……”

     

        一花引得百花开。现在,“信访诗社”在济南两级法院已经有了名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干警写诗,其中还有很多院领导。听说王茂海要出诗集《云竹集》,王秀新、仲维威、刘延杰、孙永一、郭光亮等院领导都赋诗参与。

     

    诗到情到心先知

     

        去年3月的一天早上,远在北京执行接访任务的阴波刚起床,就接到王茂海来自济南的短信,寄托着他和信访办干警的牵挂:“天未破晓人已醒/思绪飞入北皇城/接访离别几多日/不知他乡阴与晴”。还未读完,阴波已泪润眼眶,同事的牵挂,让他铭记在心……去年岗位交流时,有人劝他趁机调离信访办,他深情地地说,“我还没干够呢!”

     

        济南农村一位打工妹因遭强暴精神失常,法院判决后,她的老父亲认为法院袒护被告,就来上访。王茂海从法律到情理,跟老人谈了一上午,终于打开他的心结。几天后,老人再次来,说自己想通了。临走,王茂海赋诗《接访李老汉》:“目送背影远离去/萌生责任铭心怀/情为维稳尽薄力/何惧风霜两鬓白。”老人不识字,王茂海就一句句讲给他听,老人听着听着激动得抓住他的手。

     

        肩负重任上路,赋诗吟歌而归,写诗成了济南中院信访干警凝心聚力的纽带。他们虽不审理案件,人生的光辉也不在法庭上,但他们“用真心,动真情,讲真话,解民忧”,倾心打造“诗意信访”,为做好济南中院审判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院信访办今年接待来访1173人次,办理人民来信207件次;信访诗社为破解信访难题做出了宝贵的探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