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走转改”活动常态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3日   14 版)

        解放军报总编辑 谭 健

        全国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迄今已经历了整整一年,目前已呈现出遍地开花、方兴未艾的态势。“走转改”活动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举,而是长远之策、根本之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更不是短期的实践行为,而是改进新闻工作的根本措施,代表着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这样的思想基础和认识高度,既是建立“走转改”活动常态机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包含其中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在“走转改”活动中,各家媒体普遍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力量组成了负责此项活动的办公室,这就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走转改”活动的有序展开、蓬勃兴起、健康发展。推动“走转改”活动的持续升温,并使之常态化,建立这样的组织制度并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十分必要。

        记者是否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应当成为衡量报道内容是否属于“走转改”专栏稿件的刚性标准。要使“走转改”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应结合任务分工、媒体特点和不同阶段的报道重点,明确各级领导、业务骨干、普通编辑记者每年、每季度参加“走转改”活动的次数、天数,完成调查研究、工作报道的数量和质量,用制度的约束力催生执行力,使一些具体要求成为“硬杠杠”,而非“软指标”。

        “走转改”活动作为各家媒体一项全局性工作,势必牵涉到方方面面,加强顶层设计、抓好统筹协调十分必要。版面、时段的导向作用对记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影响力,要确立“走转改”活动稿件优先安排的原则,建立相应制度,确保落在实处,以此调动广大编辑记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报网电融合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走转改”活动只有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优势,才能使之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只有把一家媒体的有效做法推广为多家媒体的自觉行动,并使之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走转改”活动才能持之以恒,在实践的沃土里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